練習衝突



小孩年紀:小一

這個團體這學期初僅有六位孩子,現在我們加入了一位新朋友:阿臣。阿臣的加入,為這個團體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變數。

還沒去河邊之前,同樣在肢體上很有活動力的阿臣和阿挺先玩在了一起。去到河邊之後,小伯主動邀請阿臣共同使用一間房子。過了沒多久,阿挺在玩丟草球遊戲時,用很激烈的方法與小伯和阿臣互動,這讓阿臣和小伯形成同盟的關係。這時,衝突發生了。先是小伯阻止阿挺對阿臣的激烈攻擊,而跟阿挺展開一場對抗。小伯落敗之後,阿臣主動擋在小伯和阿挺中間,接下了阿挺的挑戰,和阿挺展開了一場平分秋色的戰鬥。在這期間,兩位孩子都嘗試拿起石頭攻擊對方,但經過我提醒「這樣對方可能會受傷住院噢」,就忍住生氣,將石頭放下,採用肉搏的方式對抗。最後阿挺在這個團體裡,首次因為膽怯而退縮,退出了戰鬥。

在孩子們發生衝突時,除非孩子們使用會造成嚴重傷害的手段,否則我僅會在旁邊看顧,而不會主動干預。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方式,是因為我們的孩子很會講道理,但在各式各樣的衝突裡,孩子們的對手未必處在「能夠講道理」的狀態裡。

有些時候,當需求太過強烈、太想要時,人們會進入一種「不可理喻」的模式。在這種模式裡的孩子們,有時會藉著自己的優勢與力量去壓迫他人。而面對這種「不可理喻的壓迫」,除了展現自己對抗的決心與能力之外,別無他法。

在這樣的互相對抗裡,有很多需要透過實踐來練習的地方。譬如,「我們要怎麼行使力量?」「我們行使力量的界線為何?」「當我們過度使用力量、越過界線時,將會對他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與傷害?」

這些問題,都要透過實踐來累積經驗,然後透過反思這些經驗,來建構我們面對世界與他人的尺規與方向感。

阿挺是擅於使用力量、卻不擅於控制力道的人;小伯和阿常是擁有力量,卻不擅長使用的人。在過去的日子裡,當他們發生衝突時,小伯和阿常在練習如何將力量使用出來,而阿挺在練習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

而和阿挺一樣擅於使用力量的阿臣加入了,加上阿常、小伯也越來越擅長使用自己的力量,不在一眛地退讓或逃避衝突,阿挺正在快速地失去在力量上獨佔的優勢,而不得不嘗試練習其他的管道來跟同儕互動。

當衝突告一段落,阿挺在小伯和阿臣的遊戲場地邊邊,喃喃自語著:「我還有絕招沒用出來!用出來我才不會輸呢!」

我蹲在阿挺身邊,問他:「你其實是想要跟他們一起玩,但是不知道怎麼辦,是嗎?」
阿挺沈默了一會兒,才點點頭。
小伯看見了,他說:「只要你不要再攻擊我,我們就跟你一起玩!」
我對小伯說:「你這樣說,聽起來好像在威脅他。」
阿臣在旁邊說:「對啊,這樣是在威脅他吧。」
小伯說:「對耶,好像有一點點。」
我問小伯:「你的意思是說,你沒有不想跟他玩,是嗎?」
小伯說:「只要他不攻擊我的話。」
我跟阿挺說:「你聽見了,他們沒有不想跟你玩。接下來你知道怎麼做嗎?」
阿挺低頭用草根戳著沙子,搖搖頭。
我說:「你只要跟他們說:『我想跟你們一起玩,可以嗎?』這樣就可以了。」
阿挺說:「我不會。」
我說:「你會啦,試試看吧。」
阿挺沒說話,一下一下用草根戳著沙子。
好像是一會兒,又好像很久了。
阿挺小聲地說:「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
小伯和阿臣開朗地說:「好啊。」


就這樣,我們經過了一次。

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或第八十六次。但每經過一次,孩子們就會長大一點。

每經過一次,孩子們就會長大一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