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念高中進入國內大學

之前有家長問到自學考大學的問題,現有真人經驗分享。

授權如下:

駿逸你好:)
任何轉載都很歡迎:D 
這篇文章之所以寫出來就是希望能夠讓任何有可能需要或有興趣的人讀到!
要是你的朋友們有疑問或指教,可以請他們來信到
weiying.homeschooling@gmail.com
這個信箱
或是到
http://blog.roodo.com/homeschooling_senior
這個網誌留言,都可以找到我:D

維瑩

一、 簡單說一下

  根據「大學法」第五章第23條:「曾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或同等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得入學修讀學士學位。」我們可以看出來:「想要進入大學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擁有一張從公私立高中的畢業證書或是具有與其等同效力的同等學歷證書。」如果不願意念三年的高中的話,還有取得同等學歷這一條路能走。但是在得以報名同等學歷測驗前,根據目前「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辦法」第五條第三大項規定的高中畢業程度之學力鑑定考試應考資格,除非應考人年滿十八歲而且曾在國中小階段「參與經政府核准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在家教育)」,一般人必須年滿20歲才能報考。從中可以看出:「在台灣,如果你想要自學,『輸在起跑點』的代價其實遠比國中才開始補英文的代價大出許多。」但是偏偏就是有人想不開,寧願比自己的同屆同學慢兩年上大學也不要念高中,在念完高一之後頭也不回的頂了近四年的尼特族的帽子,那個人就是我。

  我叫曾維瑩,今年20歲,四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剛結束高一上學期的課。懷著滿腹的感慨和心酸,度過了下學期之後,那年暑假我帶著滿臉無奈的我爸來到學校的教務處寫好一張休學申請書。接著就開始了我三年半的「高中自學生活」。下一段我會先針對進入國內大學的升學管道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再來會分享自己準備大學考科的方法和經驗。介紹可能會有遺漏,我的準備經驗也不完美,所以希望能請讀過這篇文章的您給我一點回饋。不論是透過電子信件還是當面談話都會很有幫助:)


二、 升學管道

先不理會是在校生還是自學生的問題,現有進入大學的管道有三種:
甄選入學/考試分發/術科考試
要參加的話必須分別先
  考大學學測再經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統一報名辦理/
  考指定科目考試再經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分發/
  參加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辦理的術科考試。
首先先來看看兩種主要的大型考試: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
  學科能力測驗通常在每年一月底左右舉行,考試的範圍是高中一二年級的課程。考科總共有五科,分別是國文、英文、數學三個主科與歷史、地理、公民併成的社會科和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併成的自然科。指定科目考試則是在每年的七月初舉行,考試的範圍則為高中三年的課程,考科就分的細,並沒有併成社會自然科的情形。而參加學測比需五科都考,指考則是按考生自己高興,可以自由選擇要報考的科目。此外在分數的計算上,學測的題目答錯不會扣分,指考則會。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學測比起指考在制度上的設計是相對寬鬆許多的。其它更詳細的資料與說明,如歷年考題與答案、統計資料等都可以在「大考中心」的網站上找到。

  再來談談考完學測後的「甄選入學」是什麼。根據維基百科上「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一詞條的說明,甄選入學以參加者大學學測的成績「定位在各大學校系檢定學生的門檻:依其特色、需要,先訂定學科能力測驗的標準,只有通過此一標準的考生,才可以參加」。意思就是說大學不會只依照學測的成績決定考生的生死,而是用學測作為一種初步的篩選工具,好顯得好像考試不是唯一似的……好來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判定,判定這些通過第一階段(學測成績篩選)的學生中,到底哪些才是更適合這些大學校系的人。

  我在今年的一月二十九與三十號參加學科能力測驗,目前(2010年2月初)是處於成績還沒有揭曉的狀態。等到二月底我一收到成績單,接著就要開始準備要把自己的成績送到哪些校系去讓他們篩篩看。假如在我申請的五個校系中,有三個通過了第一階段學測成績的篩選,那接下來約在三月底到四月底一個月的時間,我就要準備這三個校系的任何「考驗」。有些學校會要求我把我的自傳、讀書計畫和高中三年的成績單寄過去,有些或許會要求我給他們過去三年的任何作品。再者,也有學校是以口試作為主要手段,如果「應徵」的是文學相關的科系,讓你到他們那裡現場接受筆試也很常見。

  總之,每個學校「第二階段」的審查方式五花八門。大致的時程表或詳細的規定可以在「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的網站得到解答。至於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可以上網查詢,許多大型的討論或問答網頁如「某某知識+」或是「某色學生論壇」都有許多,抑或是在電子布告欄PTT的高中版(Senior)上輸入關鍵字都能找到。電子布告欄(BBS)是時下學生很常利用的一種純文字交流系統,上面有按照學校科系或是討論主題分門別類出各式各樣的討論版。只是使用上需要一段時間熟悉,我也還在摸索當中。而如果你正在念高中,有和我一樣中途落跑的意圖卻對大學升學方面的事情不太了解。建議多跑學校輔導室或是最少和一兩位老師打好關係,因為這些即使在你離開學校後,都還是會成為往後很有幫助的資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甄選入學有「學校推薦」和「個人申請」兩種方式。學校推薦指的是國內高中的應屆畢業生由他的就讀學校推薦報名甄選入學。既然是由就讀學校推薦報名,在這個部份沒有所屬學校的自學學生自然是沒有份的。因為高中學校推薦學生參加大學科系的面試,自然是高中會對這個學生做背書。譬如學生的「社團活動、幹部經驗、競賽成果、在校成績或其它特別條件」。每一個學生都能被學校推薦到一個科系去,因此比自學學生多了這一個機會。再者,各個校系對於「學校推薦生」和「個人申請生」的學測門檻分數並不一樣,一般來說透過學校推薦報名的管道,學測的門檻會比較低。而且也不是每個校系都會同時開放「學校推薦」和「個人申請」的招生,例如: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今年的甄選入學招生只開放個人申請,而該校的生命科學系只有開放學校推薦。在這裡也顯現高中在校生的優勢。

  考試分發的部分就相對單純,必須參加七月的指定科目考試,之後按照考試分數分發到各個校系。不過有些校系在看指考分數的同時還會要求學生的學測成績要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如果自學學生想只透過考試分發進入大學,要是沒有參加大學學測,最後在分發校系的選擇上也會受到影響。

  再來則是對自學生能否進入大學有決定性影響的同等學力測驗。同等學力測驗是依教育等級為鑑定範圍的測驗。共有國小、國中、高中、職業學校與專科學校五種鑑定範圍。而沒有高中職畢業而想要進入高等教育體系的自學生則需要通過這個測驗取得高中職或專科學校的同等學歷。高中同等學歷的考科和大學學測一樣為五科,每一科的滿分是一百分,只要一次考過或透過逐年累積的方式達到每個科目的六十分或以上就能「集滿兌換」高中同等學歷證書一張。至於五科的範圍則是以現在高中社會組學生的課程範圍為主。也就是說應考人須要讀過:
1. 高中國文六冊 
2. 高中英文六冊
3. 高中數學前一到四冊與數學乙兩冊 
4. 歷史前一到四冊與選修歷史上下冊 
5. 地理前一到四冊與應用地理上下冊 
6. 公民前一到四冊與選修公民上下冊
7. 高一高二物理(基礎物理一、二A)
8. 高一高二化學
9. 高一高二生物
10. 基礎地球科學
乍看之下很多,但是同等學力測驗的命題都不難。像是自然科的部分只要把「基礎」開頭的課本念過就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數。如果有能力在大學學測或指考考到一定的成績,那同等學力測驗並不會是一個負擔。

以下是我針對自學生升大學的管道整理的一個大略的時間表。術科考試的部分因為我沒有涉獵,所以並沒有辦法提出說明。
每年十一月 學測報名
每年一月 月底學測考試
每年二月 月初同等學力測驗報名
月底寄發學測成績單
每年三月 同等學力測驗考試
甄選入學個人向甄選委員會申請辦理報名繳費
月底公告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同等學歷考試成績出爐
每年四月 各校系進行第二階段的甄試
月底公告錄取名單與寄發甄選總成績單
指定科目考試報名
每年五月 月初錄取生向甄選委員會登記就讀志願順序
向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辦理「登記資格審查/特種生資格審查」讓他檢查報名人是否具備身分上得以考大學的資格。
每年七月 月初指定科目考試
月中寄發指考成績單
月底向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繳交登記費,網路登記分發志願
每年九月 大學註冊開學

  寫到最後我發現有個有趣的地方是,我對於自己了解整個大學升學管道的信心正是來自於我那為期一年的高中生活。雖然高一進去什麼都不太懂,但是周遭的老師或多或少都會談到升大學的一些要件或情形,自己也可以目睹當時學校高三的學長姐大概是怎麼過的。所以在自己獨自報名學測到應考這個過程中反而不會感到手忙腳亂。


三、 小小的問答
在我繼續介紹進入大學的旁門左道……自立方法之前,我想現在在讀這段字的你有很大的可能會有一些以下的疑問,在這邊請容我稍微回答。

‧所以妳爸媽就這樣同意妳自學了?
A:就結果來說是的。但是在達成這個結論之前,我們全家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鬥。我覺得儘管我媽是翻開「夏山學校」沒幾頁就闔上那樣的人,儘管我爸認為我和學校的八字不合是因為我把焦點放在其它小事上(譬如計較老師該不該因為分數打人,就算我沒有被打),但是他們仍然讓我自學才是整件事情最有爆點的地方。

‧那妳怎麼自學高中課業?那不會很難嗎?
A:假裝教育部核定的高中課程大綱內容夠合理,其施行對象是一般的高中生,也就是十六到十八歲的青少年,那麼只要我不是智力過高或過低,那麼這份課程照理來說就是這個年紀的人有能力理解的。
我在這方面的學習很平常,就是買課本來看,必要時也會用參考書來輔助。這方面還有一些操作和心得,後面會再聊到。
而如果你拿了課本回來看發現自己看不懂,建議你能試試看其它的版本。現在市面上的各家教材版本雖然都是按照同一個課程綱領編出來的,但是編寫方式和內容的呈現上硬要分還是有些許差異。但是如果你怎麼換課本都看不懂,有一種可能是你對知識精密度的需求很高,覺得課本的描寫丟三落四。像我就會覺得高中數學課本的編寫不太清楚,常常讓我感覺到彷彿是在省版面似的節奏跳太快。導致我理解上有不少困難。假如你真的是這樣,那或許比起課本,教師手冊對你更有幫助。但是教師手冊的取得實是一個問題。

‧妳的爸媽對你的自學有什麼看法?他們提供給你什麼幫助?
A:有一次我爸說我是在「閉門造車」,這提醒我很重要的一點:自學不是關在房間裡自己拚命想,自學是如何運用自己有的任何資源達到自己希望的學習效果。又有一次(其實不只一次)他說我「眼高手低」,這讓我開始思考:「我是不是把目標設在自己能力不及的地方?」而我媽,我想其實她多少是感到困窘的,至少每年她所任教的學校人事室問她需不需要申請子女學費補助的時候我想她會這樣覺得。
我的雙親都要上班,他們有維持整個家庭開銷的壓力。所以不要說高中課程的內容是什麼,一開始我想他們說不定連一月考的叫學測、七月考的叫指考都分不清。這樣的狀況下我了解到把一切的事情弄懂是我自己的責任,我可以把事情搞懂而在最後他們問起的時候不會支吾其詞。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既不陪讀,又不監督,但是我想,對他們而言「什麼都不做」比「什麼都做」難,儘管光是工作就已經有得他們忙了。只要我不碰到他們的底線,大部分的時間,儘管我睡到天快黑,他們都努力的忍耐不要對我「來硬的」。有可能是在休學之前吵架吵怕了,也有可能是他們認為我應該也能夠自己處理,有人會把這個解釋成「縱容」,也有人會說他們願意「放手」,不管如何,我把這定位成他們給我的「沒有幫助的幫助」。


四、 高中課程自學

  大概了解了進入大學的管道後,接著請容我分享一些我自己準備考試的經驗。高中課程的學習只佔了我的自學的一部分,老實說也不是最有趣的一部分,但是我想這還是對很多人來說很重要,所以想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在開始讀下去以前,希望你能理解:「這些經驗涉及我主觀的經歷和看法,和你的情況會有所不同。而且我是在微乎其微的外力監督下執行這些學習,我把我的不足呈現在這裡,所以你絕對可以做得比我更好。但是同時你也會碰到屬於自己的困境,希望到時候你不會放棄尋找克服它的方法。」

(一) 國文
  國文其實沒有範圍。單就教材來說,各家的選文也都不盡相同。但是教育部仍然有公布一份「核心古文」的名單,內容包含了各代的精選文章,將這些文章讀懂讀通「至少在考試上會有一定程度的投資報酬率」。如果不談考試,到底國文要怎麼念呢?有四個字:「大量閱讀」。什麼都讀,讀科普書能感受到被生動比喻包裹的嚴謹;讀鳥類圖鑑能從有限的字數裡看見小小身軀的萬里遷徙;讀廣告海報,讀小小的宣傳文宣,看區區幾行字是否打動的了你的心;如果是翻譯小說,一個道地的譯者同樣能讓人感受到文字的美與力道;就算是政府公文,見識一些官腔官調對自學者來說,在往後的日子裡仍是一種必要的預備。
  雖然我擅自認為國文課本的選文提倡道德的意圖仍然很是明顯,但是國文歸根究柢仍是語言教育。不是只需看懂古文就好(甚至古文可能還得讓出第一重要的位置),而是需要具備在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如果有一份新聞稿,我能不能讀出他的重點是什麼?如果同一件事件有兩篇報導,我能不能發現這兩篇報導是否有不同立場或重心?我能不能準確的表達我在想什麼?我能不能清楚的聽見對方話裡的含意?
  至於國學常識與成語音義,我想也自有比做為考題材料更大的價值。因此我認為想要自學國文,把課本念完以後才是開始。

(二) 英文
  英文也沒有範圍。但是我必須強調閱讀仍然十分重要。以九十九年的學測英文考題來說,五十六題選擇題裡頭就有八篇短文配合題目,每篇對應四到五個選擇題不等。最後還有兩題翻譯和一百二十字的作文。在一百分鐘內,要想把整份考卷完成又有一些時間檢查,在閱讀的速度和準確判斷上仍然要有一定的水準。而這些能力需要大量閱讀和接觸英文來培養。
  此外,雖然很常聽到「高中英文必背七千字」的名號,但是語言仍是沒有範圍的。或許可以在課程大綱中看到「重點文法」、「重點單字」,但是要不是有一些因素挑起我對英文的學習動力,它再怎麼重要我也沒辦法把它學好。因為我不是平時會每天乖乖撥出半小時來念英文的人。至少在迷上「蝙蝠俠」以前我不是。
  去年九月我在街上租片店把「蝙蝠俠」租回家看,很快的就迷上了電影裡頭的演員和那個聲光效果。看完後我又把電影調成英文字幕看了兩遍,因為我想知道有些台詞角色實際上是怎麼說的。這股莫名其妙的熱誠讓我可以不去在意那些複雜的語法或陌生的單字,跟著影像注意到我吸收得到的語言。然後我跑去買了DVD和原文的電影小說。想看的時候就拿出來放,而我看電影小說的動力則是在於我想知道有哪些事情是電影沒有演出來,但是小說裡頭有多作說明和補充的。儘管在讀的過程中我常常不能完全理解意思,看過電影影像的記憶可以幫助我聯想判斷現在文字上可能是故事的哪一段,進而不會讓我因為看不懂的地方太多而失去繼續讀下去的興致。
  有時候是跟著演員念台詞,有時候是上網看其它英文的影評,漸漸的想要看得懂更多,於是我開始會主動寫文法練習和背單字。對於使用英文也會有比較多的信心,因為接觸的時間多了就會感到熟練,而讓我想要常常碰英文的動力對我來說就是關鍵。因為我不是沒有目的也能埋頭苦幹的人。如果你和我一樣,建議你可以在生活中挖掘什麼樣的東西會是你的學習動機。我的表妹就說的一口道地的英語,因為她很享受和不同國籍的人交流談話的樂趣。對我來說學英文是停在山頂的一輛礦山車,只要能把它推下去,它就會停不下來,除非那個誘因消失。
  因此,找到一些良好的接觸英文的動機讓我更心甘情願的每天花時間去做基本功,面對大量的生字也不會感到挫折。所以對我來說學習一種外語,找到動機是很重要的起頭。

(三)數學
  高中數學對不少人來說是個大麻煩,對我來說也是。自己接觸過兩三個版本的數學課本,以我本身的情況來說依靠教材自學數學的情況並不理想。所以在整個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就變的非常重要。概念理不清的時候、解題解不出來詳解又看不懂的時候等要是有有經驗人士的提點會頗有助益。甚至我也有怎麼樣問人都問不出個所以然時,上Youtube找到補習班影片,最後就靠著補習班老師發明的口訣和技巧,在對那段內容不甚理解的情況下,做對了一些參考書上的題目的經驗。但是這樣的經歷只是一時的,通常沒辦法讓這一部分的實際概念留在我的腦海中。
  自學數學的過程對我來說時間和心力的投資報酬率偏低,但是也是能享受到辛苦找到解決辦法的成就感。讀課本時,為了確認自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會拿一張A4摺半的紙條列歸納這一個小節課本提到什麼,每個概念之間的先後關係是如何,接著盡量用精簡的字把例題的解法描述一遍。這個方式讓我更仔細的觀察每個步驟之間的不同和思考數字符號在特定位置的意義是什麼。至於解題目的速度和思考策略則需要每天定時定量的練習和計算,這個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累積,所以在初期要能耐的下性子和怎麼算都算不對邊的挫折。

(四)社會
  高中的歷史和國中的歷史最大的不同在於高中課本的編寫和考題的形式。國中階段的歷史課很注重特定的關鍵字,譬如重要的戰爭、人名、事件等等,是比較粗略簡單的架構。但是到了高中,以中國史為例,「重要概念和特徵」取代了國中的重要名詞。學生要能了解每個朝代的關鍵特質與時代背景,並且從政治、經濟、文化、工藝等的多角度來認識每一個朝代。高中歷史要考的漂亮,各式背誦其實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特徵的辨識。例如給出一段文字敘述,能不能從中的若干敘述判斷分析出其它訊息或是推導到某個結論。我認為歷史本身的學習也是自由的。古蹟參訪、閱讀、電視節目等,甚至去認識國文的古文課文和作者,同時就是一種歷史學習。
  地理的本質很精彩,常常我覺得準備地理只要看旅行生活頻道與國家地理頻道和發現頻道就夠了。而公民的部分,我認為現有的高中教材並不是很實用。表面上看起來有心理學的部分也有家庭社會相關的章節,此外還囊括了媒體、政治、法律、經濟,但是課本的編寫還是著重在這些知識的骨而不是血肉。所以要是單讀課本和參考書覺得難以吸收,我推薦每天撥出一個小時的時間收看公視新聞。原本我對於行政與立法機關的運作組成並不是很熟悉,但是每天花一個小時看公視新聞就會發現書上那些文字敘述的程序和規則其實是活生生的在運作的。

(五)自然
  我在自然方面的學習沒有特別的心得。但是國中時期參加生態解說團的經驗對我來說影響很大。那段日子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各式各樣有著不同訴求和關注的環保團體,參與他們的活動加深了我對部分的生物、化學與地質知識的敏感度。自然科的學習有很多的資源,不論是自己實際觀察、去到戶外,或是看影片與科普書,對我來說都很有趣。
  在這裏想要特別推薦一套翻譯書:科學探索者系列。這是一套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翻譯的美國中學的綜合理科教材。在台北市立圖書館都可以借的到。總共有十五冊,每一冊都有不同的主題,分別對應到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的領域。他的編寫方式善用譬喻,可以給讀者對所描寫的現象或情境有清楚的印象。而且語言很白話,很多時候當我看不懂課本時,我都可以在這套書裡面得到比較清楚的解釋。除此之外天下文化的科普書種類多,難易度也都有區分,內容也是相當豐富。

(六)其它
  要是對未來的志向有疑惑,自學生擁有比一般學生更多的時間自由。因此建議可以到好奇的大學科系去旁聽,大部分的大學課堂都是開放的。只要和教授打過招呼,但大部分的教授都會表示歡迎。或是要是有膽量的話也可以到大學的社團去參加活動,再者每年的寒暑假各大學也都會舉辦各式各樣的營隊活動,參加這些活動可以讓你對那個科系有個初步的認識,也可以長不少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還有機會可以認識有相同興趣的朋友。這些活動訊息多半都會發送到高中去,沒辦法進入校園的自學生也可以透過網路接受到訊息。因此我認為在對大學環境的提前認識與熟悉上,自學生可能擁有比在校高中生更多的優勢。

五、 小結

  以上是我的高中自學經驗的分享。二月七號這一天我會參加台灣國際自學博覽會。有興趣或是有疑問抑或是想來分享交流的朋友都歡迎上前搭訕!要是自學的人能聚在一起就會形成一股力量,自學也絕對不是「獨自學習」。

  另外,我想強調自己大部分的時間並不是以考上大學為目的在經營自己的自我教育。離開學校這段時間讓我開始有機會打理計畫自己的生活,做出來是什麼樣子是一回事,有這個契機讓我能去做做看對我個人來說卻很重要。謝謝我爸媽有這樣的膽量,也謝謝羅和韻深等許多朋友的陪伴、幫助和鼓勵。

  最後希望走在自學之路上的人都能克服困難,享受自學的快樂並且將那樣的快樂散佈分享出去。也希望無法抽身學校的學生們儘管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之中,也仍然感受的到知識帶來的喜悅。

留言

  1. 竟然可以講得這麼清楚!我看到作者想過、並決心去做,真的好厲害!
    版主回覆:(2010-03-13 11:24:43)
    我也很佩服...

    回覆刪除
  2. 寫得真的很棒!!

    妳好,我現在目前就讀高二,我們學校讀書風氣很差,最近想要辦自學,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其他值得學習的事,不希望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讀書上,我很佩服妳的觀念,請問我可以私下問妳問題嗎??
    版主回覆:(2013-10-04 07:04:00)
    hi,你回在這裡,作者看不到唷,請看文章最上面綠色的那部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