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主題課 ] 20090424 博觀班



這次上課是近兩個月來最有成就感的一次了,不但進度有上完,而且我認為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全部都有達成,非常踏實。

我們這次談食物鏈、能量金字塔(Pyramid of energy)、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環境污染等題材。吸取了上次設計談食物鏈的經驗,我們這次將食物鏈結合能量金字塔的概念,設計成「看得見」的形式,把「階層」以及「量」的感覺呈現在孩子面前,再開放出空間讓孩子思考、與這個概念「對話」,果然孩子們更能夠投入,在理解上也更全面而豐富。這次的教學經驗,也驗證了「越多條思考路徑,對孩子的理解越有幫助」。在進行過程中,孩子不斷有出人意表的想法。我們設計讓孩子可以「決定」物種的繁殖力,去模擬食物鏈中物種繁殖力的關係。原先的設計是希望孩子小心翼翼地增加物種的數量,避免遷徙與死亡。但有孩子很活絡地想到「如果不考慮遷徙與死亡,數量越多不但沒有不好,反而具有很大的優勢。」這在自然界中是很常見也很實在的生存對策。也有孩子在遊戲推理的過程中展現了令人驚喜的直觀辨識能力,他快速地指出上下階層物種數量之間的關係。這些令人歡欣的小插曲,都是支持我堅持「對話式」教學策略的能量,我相信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的思考經驗,將是未來他獨自面對未知世界的最大倚仗。

然後談到生物累積。在能量金字塔的輔助下,談生物累積變得很直觀,也很令人戰慄。人類身為一個什麼都吃的物種,身上所背負的化學物質,彷彿看不見的業障,不斷地累積。



最後我們談到車諾比,這個因人類的過失,而將在人類的歷史上永遠佔有一席之地的事件,幾乎永久性地扼殺了有台灣四倍大的土地。我將亞洲、歐洲、台灣的相對位置大略畫出,也把台灣各主要縣市的位置標出作為對比,讓孩子對車諾比的地理位置、污染面積的相對大小有圖像的認識。我又對孩子說明台灣的核電廠數量、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廢料,然後我問孩子:「你們要用電嗎?」孩子說:「要。」我:「那核廢料要丟去哪?」孩子:「海裡啊!」我指著白板上說明生物累積的金字塔:「還記得那個嗎?」我們以鮪魚為例,試圖找出人類吃鮪魚將累積多少的污染物質,得到令我們害怕的數字。我再問:「你們要不要用電?」孩子:「要。」我:「那核廢料怎麼辦?」這是一個我和孩子都無法簡單作答的難題,借林徽音的話:「這個問題,要用一輩子來回答。」

雖然近期內是我最滿意的一次課堂,但過程中仍舊不免要一直處理孩子的分心與嬉鬧。在核能的問題之後,孩子不斷地嘗試舉出替代方案,包括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火力發電,我一一以實例舉出這些替代方案的弊病,包括水力發電的水庫對生態的破壞(以平溪水庫為例)、太陽能板製作過程中將產生的污染廢料、火力發電所造成的大氣污染(台電想擴建的深澳火力電廠,其廢氣排放量將是基隆市的四倍)等等。



我說:「我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我覺得重要的事情,想要跟你們說,像是剛才我們說的那些事情,你們想聽嗎?」孩子點頭。我說:「可是我們每個禮拜只有一個小時又四十五分,時間很不夠。」孩子說要加課,我說沒空;孩子說要留下來,我也沒空;無論如何,我們每個禮拜就只有這一小時四十五分了。有了這個默契,之後孩子的注意力就比較容易集中了,我只要提醒孩子們「我們的時間不夠了」,孩子們就會互相提醒、把注意力回到課程上。好的教學設計果然就是最好的課堂經營,真希望我可以常常設計出這樣的課來,那有多好,風和日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