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2 週五閱讀、思考與寫作課 課程記錄

團體運作時間:自 2014.9.5 開始
成員:10人
教育者:駿逸、小莫

這禮拜做了很多事,也就忘了拍照,我就試著說說看,希望各位多少能體會到。

首先有趣的事,是亮均問我:「能不能借我立可白跟筆?我發現我有些地方寫錯了,有些地方寫得不好。」

「這是辦不到的。」因為人還沒到齊,所以我先這麼簡短地告訴她:「不是我不借妳,而是妳想要透過修改而辦到的事情,是辦不到的。」

基於對我的信任,亮均也就打消了修改的主意。但她終究十分在意,於是不斷地催促我,要我快點告訴她「為何辦不到」。

當每一個人都到了,也都拿到上週亮均和孝宗寫的故事之後(上週只有他們兩位交出完整的故事),我向孩子們說明亮均的要求,以及這個要求為何不可辦到。在兩百年後,可能有一個小孩,在某一個舊書店的角落裡發現了他們寫的書。他在裡面看見了一個錯字,心想:「竟然連這個字都寫錯嗎?」

在美國,可能有一個莫名喜愛漢文的孩子,意外從住在台灣的親戚那裡得到了一本他們寫的書。他在裡面看見了一個別字,心想:「連我這個美國人都知道這個字可不是這樣寫呢。」

羅蘭‧巴特說:「文本誕生,作者已死。」

作品一旦出版,就已經獨立了,它的旅程將難以被作者預料,也許就會穿越時間與空間,去到遠方。

反過來說,也有可能,那位未來的小孩和那位美國的小孩,可能在讀完之後心想:「竟然能夠在這個年紀寫出這樣好看的故事嗎?」故而心生嚮往,想要自己也寫寫看一個故事。

在寫作課裡,我從來不會去挑孩子們的錯字,也不會去要求孩子們如何修飾、雕琢字句,那是創作者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能越俎代庖。當創作者認識到作品在世上真實的樣貌時,他就會去要求自己,為了寫出合格的作品,而去成為一個合格的創作者。

這禮拜我們說的故事,重點是水滸傳裡常有的打鬥場面。

史進頭戴一字巾,身披朱紅甲,上穿青錦襖,下著抹綠靴,腰繫皮搭膊,前後鐵掩心,一張弓,一壺箭,手裏拿一把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莊客牽過那疋火炭赤馬,史進上了馬,綽了刀,前面擺三四十壯健的莊客,後面列著八九十村蠢的鄉夫,各史家莊戶,都跟在後頭,一齊納喊,直到村北路口擺開。

同樣的一件事,我們也可以寫成:「史進穿得很帥氣,拿著很強的武器,騎著很帥氣的馬,後面跟著很多小弟,準備去作戰。」

把這兩種寫法攤開在小孩面前,小孩開始自己判斷哪一種比較好看。這樣的作法,也確實反應到某些小孩的作品裡。

水滸傳第一回(下)接寫 / 官亮均
王進走著走著,遇到高俅於是兩人打了起來。
王進身穿大紅袍,頭戴禮帽。
高俅身穿戰袍,頭戴頭盔,手拿大刀,坐在黑馬上。

看起來雖然跟水滸傳原作的「排場」差了十萬八千里,但這是寫作、閱讀與生活經驗的差距。有了這個「意識者意識」,孩子們未來再遇到有關的事物時,也許是閱讀,也許是看展覽,在他身體裡就會出現一個「寫作者」的身份,默默地認下她在未來寫作時所需要的細節。

在這個學期,這門課要做的工作,大致上就是這種類型的。我們不急著開始寫作,但試著擺出一個「適合寫作」的環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