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0 週三社會課 課程記錄

團體運作時間:自 2014.9.3 開始
成員:5人
教育者:駿逸、博霖


多虧大家的幫忙,這次我們出現五個小孩,超過開課下限了,希望新孩子下次也還願意加入我們。

這次我們的故事有兩則,第一則是這個:〈十五朗 _ 文獻版〉


講完這個故事,我們出門,親眼去「看看歷史」。
我們坐著的地方,據地方耆老所言,就是土牛溝的真實位置。當時沒有保存歷史文物的意識,全台灣的土牛溝具體位置大多已經不可辨識,僅有少數因緣巧合地保留了下來。例如桃園有一段因為直接當成水圳使用而留存,而這一段土牛溝,則是因為被改建成牛車路而留存。

在高鐵特區重劃時,這段土牛溝本來也要連同水圳一起被「發展計畫」納入,成為煥然一新的公園景致,但地方居民為了留住「根」,開始組織、行動,與政府單位交涉、爭辯,終於得以留存大部分的水圳、土牛溝遺址,以及我身後這一小區建物。

在稍早的故事裡,十五朗的妹妹麻園「消失」了,孩子們一直耿耿於懷,問我為何麻園會「消失」。我告訴孩子我所知道的始末。


孩子們趴在圍牆上,看著裡面一箱箱整齊的垃圾桶。沒有門窗的建築物內部十分乾淨,明顯是經過打掃的樣子。我從公視《我們的島》的報導裡看見,這是地方居民自主行動的結果。他們為了保存這些建築物,兩年前就已經展開行動。兩年過去了,經國二橋都即將要開通了,一棟棟高聳遮蔽陽光的建築物旱地拔起。

從城市地貌的轉變,彷彿能看見這個城市的政府、與生活其中的市民的樣子。


我問孩子:「你們是支持這些東西被拆掉,還是反對這些東西被拆掉呢?」

有的孩子支持,有的孩子反對。

孩子們問我的立場,我說:「我覺得公園也沒什麼不好,可是,像是這樣的公園我們已經擁有很多了,而跟歷史有關的建築呢?如果當初這些建築都被拆掉了,我們今天就沒辦法走到這裡,親眼看看故事裡的事物了。」

這不是一個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一種選擇。

從地方的風土出發,我們邀請孩子們好好看待這個島嶼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親身站上選擇的路口,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去。

不過這是個正經的岔題,我預設的話題不是這個。

關於水圳,其實我們有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十五朗 _ 耆老版〉

聽完了故事,孩子們跟我當初剛聽到這個版本的故事時,感到同樣的迷惑:到底哪個版本才是真的?又為什麼會有這兩個版本的故事呢?

我向孩子們解釋,一個版本的故事,是我們從許多書本裡得知的;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則是一位八十多歲老人告訴我們的。這兩個版本都有其「值得被相信」的特質,但也都有其「值得被懷疑」的地方。

「你們想知道,到底哪一個版本是真的嗎?」我這麼問。
孩子們幾乎全都毫不猶豫地點頭。


像是這樣,坐或站在這塊土地上,我們要試著開啟無數的謎題,解開無數的謎題。

附帶一題,這次我們有幾位大人旁聽,他們是台中教育大學教育所的學生,想要來實際看看我們的教學方式。

之後,在孩子們不會受到嚴重干擾的前提之下,我們會盡量開放這樣的旁聽機會,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相信:求學是人的本來樣子之一,不必拐騙,也不用強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