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共學班 (2012.10.18 )

生活科學 / 槓桿


這個裝置,就是今天的課程主題了。

在製作這個作品的過程中,孩子要練習打結,要對這些材料的性質有所瞭解,還要巧妙地調整支點的位置,讓整個裝置的每一個部分,都保持好看的平衡。
不過,在將主題挑明之前,我先將一部份的材料發給孩子,讓孩子們隨意地玩。兩個鈴鐺、一根棒子、兩條繩子、兩個夾子。在玩的過程中,孩子一方面滿足一些「玩的需要」,一方面也對這些材料有進一步的理解。


一種種玩法慢慢出現,孩子們一下子學著其它人的方法玩,一下子發明一個自己的玩法。


玩著玩著,「工藝」開始出現了。孩子們開始試著各種複雜的組合方法,組成的物品不只有玩的功能,時常還具有裝飾的價值。有位孩子做出來的作品,後來他甚至捨不得拆掉。

自然而然地,我們就進入預設的主題。

簡單的、左右等重的平衡裝置,孩子們直覺上就能理解,所以一開始我就拿出一個稍微複雜一點的、兩邊不等重的裝置。

「一邊兩個鈴鐺,一邊一個鈴鐺,但它看起來是平衡的。」這讓孩子們覺得「怪怪的」。很快就有孩子發現,中間那個夾子不在「正中間」。

「如果我把中間的夾子往更中間的地方移,會發生什麼轉變呢?」
「繩子的長短有關係嗎?」

對於觀察或製作中所發現的問題,我們面對的方式是「先猜猜看」、「試著說說自己這麼猜的理由」、「做看看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猜的」。

在討論的過程裡,因為聽見其它人的想法,自己的意見可能會因此而改變,或者也可能從中衍生出其它的想法。為了讓孩子們敢於思考,無論猜對猜錯,我們都不會有獎賞或責備,也積極抵制同儕之間的訕笑。

在教育的階段,重要的是思考本身,而不是思考的結果。

大致有了些想法,我們就開始做了。盡快在實做中印證自己在討論中得到的理解,是我設計課程時特別注重的概念。


除了少數特別手巧的孩子之外,大多數孩子在打結上都有困難。另外,在這節課裡大量出現的,是孩子們面對挫折的不同方式。

有的孩子會一直反覆地抱怨,一直要他人幫忙,可是你就只是同情地說:「我知道很難,但我覺得你可以做到。」他也就這樣那樣地自己做完了。有的孩子會嚷嚷著要放棄,但你拍拍他的肩膀,他就又站起來往前進。有的孩子會對著一直打不起來的結唉聲嘆氣,不過你去問他「還好嗎?」他會說:「我就是不想放棄!」


基本上,我會協助孩子們將裝置製作到第三層(也就是三根桿子)。第一層我可以提供全面的協助,第二層孩子們要試著自己製作,第三層孩子們要參考一旁的範本,自己計算材料與設計作法。

至於第四層之後,因為我沒有提供參考範本,孩子們得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想像和研究,我提供的僅僅是諮詢。所以若是孩子們做到第四或第五層,就表示孩子有能力面對一個問題進行研究與思考了。

在課程開始時,我向孩子們明確地說明這個主題只預設他們做到兩層,三層之後都是孩子們自己決定要發展的,而所有的孩子都做到第三層以後。也就是說,至少在這將近三小時沒有休息的時光裡,這個裝置是孩子們主動、自發想要完成的,而不單純只是一個課堂上的作業。我想,這也是孩子們之所以能夠積極地完成的緣故。

時常,當你忍住期待、不那麼催促孩子去完成,就只是將願景擺在那邊讓他看見,他就能夠依靠自己內在的好奇和自我期待,去讓自己更好,或者完成一件讓他覺得自己更好的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