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共學班 (2012.10.04)



成員年紀:小一 / 人數:7 / 合作時間:6週

本土神話 / 石頭公

之前在講土地公的時候,我讀到的資料,把石頭公、大樹公等信仰對象也歸類在土地公內,而土地公也的確有些是由大樹公和石頭公「升格」而來的。但我後來閱讀關於「石頭公」的更多資料後發現,嚴格說起來,石頭公、大樹公與土地公是不同類型的信仰。

粗淺一點分的話,祭祀石頭公與大樹公的廟基本上被歸類為「陰廟」,其所祭祀的對象並非「正神」;而土地公是「正神」,所以土地公廟是「陽廟」。

上個禮拜,我騎車在附近沿街尋找可以帶孩子去的廟宇,在高速公路附近發現了一座石頭公廟,附近有一個大草皮公園,很適合去那裡進行一整堂課。有別於之前講述神祉的基本資料和奇聞軼事,這次我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讓神祉跟孩子互動,我寫了一個小學生跟神祉互動的故事,希望讓孩子有更多的共鳴。
石頭公

聽完這個故事,孩子問了兩個問題,提出一個想法。
1. 為什麼石頭公需要別人幫忙?
2. 最後一句話好奇怪。
3. 為什麼小光會作石頭公的夢?

有個孩子認真地想了答案,我追問他:「為什麼是這樣啊?」他很緊張又有點失落地反問我:「我答錯了嗎?」我趕緊說:「沒有啊,我也不知道答案耶。我只是想知道你是怎麼想的。」


因為助教妮雲生病請假,我一個人帶小孩走路,有點擔心。不過小孩很努力照顧自己,也很努力不讓我擔心,所以我們一路上都無驚無險。


在石頭公廟前,有的孩子看了看石頭公,說:「石頭公沒有嘴巴啊,怎麼會講話?」

「拜見」過石頭公,有的孩子開始就地玩起各種遊戲,幾個孩子跟我一起尋找「小光帶來陪石頭公的小石頭」,一邊吃點心,一邊繞著石頭公廟散步。

在香山有一間石頭神廟——港南順天宮,供奉「石明仙祖」,三十五年建廟至今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是少數以石頭神為主祀的廟宇,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有各方神祉陪祀(我在照片裡看到齊天大聖孫悟空)。假日不知道要帶去哪裡玩耍的話,可以考慮帶孩子去看看。


遊戲培力

這禮拜我發現這個團體裡最有影響力的人是庭安,在發生遊戲規則的糾紛時,她被眾人賦予仲裁的權力。而她通常使用的調解方法是「猜拳」,即使是她與其它人的糾紛也是如此,這種「不濫用權力」的處理方法,讓眾人更願意把仲裁的權力交給她。


開始遊戲前的開會,孩子們提出了四個遊戲:「老師說」、「大白鯊」、「鬼抓人」、「一二三木頭人」。馬上就有孩子提出「投票」做為解決的方法,但也一如往常地被我以「投票會有人不開心」為由拒絕。

於是,有建設性的討論展開了。有的孩子說:「可以把遊戲時間分段,每段玩不同的遊戲。」另一位孩子說:「用猜拳的方法,來決定遊戲的順序。」

有個孩子提出質疑:「可是,這樣每種遊戲玩的時間很少耶!」
另一位孩子試著提出解答:「鬼抓人跟木頭人都是可以在工作室玩的遊戲,可以回去工作室再玩,在這裡我們先玩只能在這裡玩的遊戲。」

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贊同,於是提出「大白鯊」的人跟提出「老師說」的人猜拳,先玩猜贏的人的提議,等十五分鐘過後,再玩猜輸的人的遊戲。


「老師說」贏了,想玩「大白鯊」的人心裡有遺憾,所以決定在旁邊專心地等待「大白鯊」的時間。

只是,沒想到等「老師說」的時間結束了,那些孩子們卻不想玩「大白鯊」了,他們直接開始其它的遊戲,讓提出「大白鯊」的孩子忿忿地跑到一旁的長椅上去生氣。

其實,這個公園有遊樂設施,但我不想讓孩子們去玩。

前兩個禮拜,我注意到孩子們在使用遊樂設施時,很容易從團體遊戲裡逃開。當彼此意見不合或者自己在遊戲裡不如意時,孩子很容易逃去其它設施(例如溜滑梯或鞦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忘記自己從團體裡逃出來的情緒。

有的時候,逃避可以讓我們暫時好過一些,等情緒平靜下來再開始設法面對困境。有的時候,逃避卻只是讓我們轉頭不看生命的困境,試著粉飾太平,但同樣的困境終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糾纏著我們。


留在大草皮和這個平台上,孩子們生氣了或不如意,從團體活動裡出走之後,會坐在長椅上,或者蹲在一旁的草地裡。這時,我跟孩子都可以很快地注意到他的情緒與挫折,讓我們有一起面對的機會。

我會走到他的身邊,聽他說他的困難,協助他分析,然後一起想想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練習述說與傾聽,練習如何愛人與如何被愛。這條漫長的路,需要一點一點的經驗去堆積。
我猜,這是這一季秋冬,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