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好的生活,守住我們的根


這禮拜五有家長要帶孩子們去前線參加料理最前線的活動,我聽說了,佩服萬分,故主動請纓,讓我來幫孩子們上個行前課。 或許有人不清楚王家事件的始末,我在這裡大致說明一下。如果連我的說明都看不懂的,可能要從這個懶人包開始看。王家
在公開的聲明裡,王家始終都是不同意都更的。建商與同意戶那邊,提出了一些王家私底下索求高額補償的證據,以及王家「知情同意」的證據,但都被王家一一反駁。這一個部分勉強算是羅生門。

強拆後,王家的公開要求是「原地重建」,也就是「退出都市更新計畫,北市府或建商負責將拆除的房子蓋回來」。

同意戶
在公開的聲明裡,同意戶一開始都對王家很不諒解,但經過這些日子的澄清、對話與等待,同意戶裡開始出現譴責建商與台北市政府的聲音

北市府和行政院
強拆王家前,北市府很強勢地選擇性依法行政強制拆除(依法也可以不拆,現在北市府就依法暫緩強拆了),拆完以後就不管事了,北市府跟行政院開始互踢皮球。工地現場,建商請的人跟王家發生暴力衝突時,在場的警察甚至不受理或選擇性受理。

因為這個事件以及王家與聲援者的努力,行政院近日通過了一個「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提高都更的住戶同意門檻,並規定都更範圍內建物須拆除完畢後,才能辦理預售。在法規上避免了王家的例子再度重現。

建商
不正面回應王家提出的「原地重建」可能性,用各種方法挑撥王家與同意戶之間的糾紛。在法律上,建商讓王家劃出這個計畫,其他的部分就可以繼續蓋了。可是,對建商來說,它已經把預售屋都賣光了。這時建商要同意畫出王家少賺幾億,確實要很有良心才行。

整理
在這個事件裡,同意戶毫無疑問是受害者,王家至少算是「不健全的法律下」的受害者,建商勉強算是「好賺得錢變得難賺」的生意人,而北市府和行政院是見風轉舵、玩弄法律的混蛋。

能不能去?該不該去?
我相信有些人會擔心貿然去支持王家,會不會是一個偏頗的行動。畢竟在這件事裡,同意戶也受害了啊,支持王家會不會傷害到同意戶呢?

讓我這麼舉例吧。

有個小學為了節省經費,營養午餐時,兩個小孩只能分到一瓶養樂多。有兩個孩子為了如何分配這瓶養樂多而打架了。這時,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是我,我會先去抱住一位孩子,陪他收拾自己的生氣、傷心,同時請另一位有能力照顧孩子的人,去陪伴另一位孩子。等兩位孩子都稍微舒服點了之後,我們就要和孩子一起聯合起來,去追究這一個莫名其妙的制度,要求校方檢討經費的使用、檢討自己對小孩的理解,去改善這個制度,讓小孩能夠得到更好、更適合他們的待遇。因為孩子們值得被這樣好好對待。

你不覺得應該要這樣嗎?因為王家值得、同意戶值得,我們也值得,被這樣好好對待。

去王家不是因為我們只關心王家,而是因為,王家是我們現在能夠擁抱的對象。不會因為我們擁抱了王家,我們就一併仇視了同意戶。我們有能力搞清楚值得擁抱的對象、分辨出那些應該追究的對象,然後盡可能地展開行動,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這件事裡,王家有王家追求更好生活的方式;同意戶有同意戶追求更好生活的方式;聲援的學生、教授也有他們追求的方式;而我身為一個教育者,將這件事情告訴下一代,就是我追求的方式。

這禮拜五你們或孩子若是去了,還能看到一種很特別的方式:做料理

聽說Sophiya要帶孩子去王家參加料理最前線的活動,我就主動請纓,讓我在小孩去之前,先上個課。除了想為「追求更好的生活」做點事之外,我對料理最前線的理念有極高的認同。

譬如說,這篇文章裡所提到這個想法:

都市更新應該是關於『分享』的事情
分享屬於全市民的有限容積
分享老人的照護問題
分享小孩的托育問題
分享市立圖書館與運動中心
分享我們的知識、技能與故事
分享我們的公共廚房和可口的麵包

這裡是前線,我們在這裡與你分享麵包和勇氣

這個島嶼上,不斷翻新的、缺乏歷史感的「城市」,正在逐漸擴大、侵蝕我們對自己「來自哪裡」、「要去哪裡」的想像與認識。別的不說,前一陣子我看了《看護工向前衝》這本漫畫(保證比韓劇好看),忍不住開始煩惱起自己老去的人生。我跟各位年紀相仿,再二三十年就要老去。

上個時代的老人,在勞動與子孫滿堂的願景裡,以「知識寶庫」的身份,走進死亡。但這個時代的老人,究竟要怎麼結束自己的一生?只有一兩位子女的我們,能夠期望他們犧牲自己的人生,花時間來承擔起我們的人生嗎?在這個不斷翻新、累積財富的城市裡,屆時已經失去生產力的我們還有價值嗎?這樣的我們要依賴什麼?畢生的積蓄?來自中國或東南亞的看護?安養院?

王家的房子不只是房子,是他們的根,某種意義上,也是我們的根。對我來說,若是能共同守住這個意象,我就能比較有隨著時光老去的勇氣。

我就能期待,和老朋友坐在一張張被夕陽照拂的椅子上,看顧著社區裡走撞玩耍的孩子們,而他們將愛圍繞著我們,聽我們的回憶與故事。

我就能期待,在家庭會議或社區會議裡,年輕人能抑制自己的衝動與熱情,耐著性子聽聽我們這一輩的經驗與建議。

我就能期待,一張餐桌,圍坐著我重視的人們,一起吃一頓晚餐。
我就能期待,一張臨終的床,圍繞著重視我的人,一起送我離開。

我就能想像一棵樹,叫作家。

在課堂上的討論裡,孩子說:
我想要留住我長大的房子,爸爸媽媽住在裡面,我會回來看他們。

這就是

所以,這次的上課主軸,反而不是居住正義。我想從孩子們對的想像開始,去思考如何展開追求更好生活行動

首先,我跟小孩聊聊家。有的人住在十樓,有的人住八樓,有人住在透天厝裡。有些人家裡有書房,有些人有自己的房間,有些人家裡有貓。這些這些,組成了孩子們生長的空間。我請他們畫下來。



「有一天你會長大,當你長大了,若是你搬出去,你會住怎樣的房子呢?」
孩子們想像中未來的家,有的是三合院、有的是透天厝。因為公寓樓上樓下會彼此干擾,三合院跟透天厝就不怕這一點了。但也有孩子覺得透天厝沒有電梯,還是公寓好些。

「到了那個時候,舊的這個家、這個自己長大成人的家,還要不要留著?」
孩子全都希望能夠留住這個房子。他們說:「爸爸媽媽會住在裡面,我再回來看他們。」

「如果爸爸媽媽想要換房子呢?你會勸爸爸媽媽留住這個你在裡面長大的房子嗎?」
孩子們說,他們想要留住房子,會試著去說服爸媽。

如果王家真的不是建商說的那樣貪財,那王家和念舊的孩子們沒有不同,只是想要留住一個根。因為這是這麼可以設身處地的心情,所以我可以相信王家和我們一樣,只是單純地念舊。

我從孩子們的心情出發,簡略地說明這起強拆事件的過程,試著將他們拉進這個不健全的法條裡、拉進這個單純的念舊心情,被「進步」、「發展」、「美觀」與「依法行政」碾碎的夢魘。

在述說的過程裡,孩子們看見了一些「抗議」的照片。有一張是王家召開記者會、一張是聲援者手勾著手坐在王家門前,和怪手對峙、一張是聲援者警察拖走的混亂場面。

這些與孩子們知道的抗議很像,激情或暴力。但抗議不是只有這些可能。抗議的目的,是為了要開啟對話、開啟除此之外的可能性、開啟更好生活的可能性

在抗議現場,對受害者和現場的聲援者來說,激情與暴力恐怕是免不了的一種方式。但社會上有許多角色、許多位置,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開啟方式。

譬如說,做料理。

我給孩子們看料理最前線在這篇文章裡的照片,孩子們對這三個蒙面的怪傢伙好奇無比。
「在做麵包耶!」
「對啊,麵包就是他們抗議的武器!」
「啊?怎麼弄?」
「把麵包塞進對方的嘴裡,要他不要拆房子嗎?」
「這樣會有用嗎?」
「大概沒用。」
「如果這樣呢。這些人在這裡烤麵包,路過的人就會覺得很奇怪很好奇,就會停下來看。這個時候,我拿著麵包出去請他吃,在他吃麵包的時候,我再跟他說說我為什麼在這裡烤麵包,跟我為什麼不想要房子被拆。你們覺得,這樣他會不會比較願意聽我說?」
「會喔會喔!」

「那麼,你們會不會想要為跟你們有一樣心情的王家做點什麼?」
「可以做什麼?」
「我是一個老師,我的方式就是告訴你們這些事。這群怪廚師的方式是做料理。你們呢?小孩有沒有小孩的方式?」
「小孩可以畫海報。我可以畫海報送給他們。」
「可以唷。我覺得他們會很高興。」

我期待孩子們可以從這裡開始,展開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願天公保庇,讓他們可以比我們這一輩更順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