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週三共學課 03

上週我們發現花枝丸的價格有巨大的差異之後,我跟孩子們都對這件事充滿了疑問與好奇。我決定這週帶孩子去把兩種價格的花枝丸都買回來,用實物來比較看看,究竟是差在哪。

出發之前,我們先就我們的知識與見解,去試著深入討論花枝丸之所以便宜或貴的原因。

孩子們質樸地認為,健康的東西就是貴的,這種一分錢一份貨的認知,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嗎?我提醒他們,我們才發現過「家樂福的洋芋片比主婦聯盟的貴」。孩子們想了想,決定把「健康or不健康」改成「天然 or 化學」。

完成了行前準備,我們跑了家樂福和主婦聯盟,把最貴和最便宜的花枝丸帶回來。兩者的價格分別是100g/18元及100g/86元,價差將近五倍。也許是缺乏研究經驗,也許孩子們就該是這樣,在過程中他們時常忘記自己「現在在幹嘛」。在大潤發裡開心地跑來跑去,忘了自己是來找最便宜的花枝丸的。買回了花枝丸,就想著煮來吃,忘了是要比較兩種花枝丸的差異。

不過,只要提醒他們,他們也能很快地認真起來。我要孩子們自己設計比較的項目,並且設計一個紀錄的表格。

就像看著正在寫罰寫的孩子總是讓我感到絕望,看著正在思考的孩子,也能讓我感到明日世界充滿希望。孩子們根據我們稍早對於「貴或便宜之成因」的分析,詳細落實成觀察或檢驗的項目。


家樂福的花枝丸一打開包裝就冒出濃郁的香氣,讓小孩睜大眼睛大呼小叫;主婦聯盟的花枝丸則幾乎沒有氣味。吃起來,家樂福的花枝丸味道濃郁,主婦聯盟的則是「沒有味道」。在花枝的數量上,主婦聯盟的花枝比較大塊但少,家樂福的比較小塊但較多。

所有的小孩都一致認為:「家樂福的比較好吃!」

但這種好吃令孩子感到恐懼。孩子們一開始就認定「便宜的東西就是不健康的」,所以這種好吃讓她們覺得不可置信。我建議她們把包裝拿起來研究成分。

主婦聯盟的包裝上寫著「澎湖花枝、澱粉、糖、鹽」都是我們看得懂的東西,但家樂福的包裝上有一些我們看不懂的東西:「乳化酪蛋白、味素、海鮮香精、重和磷酸鹽(改良劑)、二氧化鈉(著色劑)」。這些東西是什麼?對人體有害嗎?為什麼要加這些東西?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都還不知道,下禮拜我們要來好好查查這些東西是什麼。

在研究方法的發展上,小孩這週自己設計了紀錄的表格。


雖然大部分該記的都有記到,但整體來說不是容易閱讀的表格。我花了點時間跟孩子們討論閱讀這張表格的感覺,然後試著說明: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設計。孩子們馬上決定要重新畫一張表格,把資料填進去。


可惜收工時間已經到了,所以要下禮拜才會完成這張表格了。

這樣的實踐,其實很難說得出孩子們到底得到了「什麼」,但就在隔天,有一件小事或許可以稍稍說明一點那個「什麼」。

隔天我帶買多了的蜂蜜蛋糕去分給孩子吃,總是吃不飽的孩子們不但一人吃了一塊,還眼巴巴地要吃我的份,瓜分之下全部吃完了,還把盒子裡的蛋糕屑都吃乾淨,才甘願把盒子拿去洗。猜拳輸的孩子捧著盒子要洗的時候,突然大叫:「哇!這竟然是家樂福的!我剛吃了好多!糟糕!」

當然,家樂福的東西未必都是值得這麼戒慎恐懼的,但若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不再只是餐桌上的食物,而是「來自這裡或那裡的食物」,像這樣對食物的來源多一份覺察與關切,在這樣的時代,我想是一件挺重要的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