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週三社會課 課程記錄

團體運作時間:自 2014.9.1 開始
成員:6人
教育者:駿逸、博霖


孩子進來了,首先看到白板上八個人的照片。我請孩子們就這些人的衣著、長相、神情,試著說說自己對這些人的「看法」。


「以貌取人」是挺容易的事,孩子們沒遇到什麼困難。

像是三號,孩子說他是「壞人、軍人、服從命令的人、犯人、兇、邪惡、大壞蛋的手下、殺人高手」;又譬如說八號,孩子們說她是「開心的人、美麗的女人、可怕、開朗、跳舞的人、文學家、眼神很兇」。

充分地「以貌取人」之後,我宣布一個事實:「這八個人裡,有四個是『殺人犯』。」
我們開始「投票」「指出」誰是「殺人犯」,在總共六人的孩子之中,他們分別得票如下:

(1) 3
(2) 5
(3) 6
(4) 1
(5) 1
(6) 5
(7) 2
(8) 1

當我們揭開「誰是殺人犯」的謎底時,孩子們的命中率很低。

(1) 兩度得過諾貝爾獎的化學家Frederick Sanger
(2) 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
(3) 饒舌歌手Ice Cube
(4) 一位流浪漢
(5) 一位和朋友結夥殺人的少年
(6) 哲學家維根斯坦
(7) 猶太集中營及屠殺計畫的主要負責者Adolf Eichmann
(8) 協助麻原彰晃製作毒氣的真理教教徒

前四名之中,除了被孩子們「說中」的(2)號是發動東京地鐵毒氣事件的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之外,其他三位分別是兩度得過諾貝爾獎的化學家Frederick Sanger(1)、饒舌歌手Ice Cube(3)、哲學家維根斯坦(6)。

我試著跟孩子們說明,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固然是因為我故意挑選了這樣的組合,但那些如此誤導孩子們的原因,就是我們這堂課要談的「刻板印象」。

我們稍微談了家庭分工(煮飯、工作、帶孩子),以及職業(護士、幼稚園教師、廚師、工程師)等等。

然後我們看下面三個影片。

克拉克娃娃實驗:http://www.youtube.com/watch?v=NZ8wQYCzdJ4

「克拉克娃娃實驗」告訴我們,刻板印象可以如何深植人心,如果在我們毫不自知的情況之下,讓我們那樣認識對象、認識自己。

Homeless Veteran Timelapse Transformation:http://www.youtube.com/watch?v=6a6VVncgHcY
Because who is perfec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8umFV69fNg

這兩個影片,讓我們看見人們可以如何擺脫刻板印象,如何用新的視野去看待對象和自己。我請孩子們特別注意影片中主角們的表情,流浪漢的表情有極為生動的變化,而第二部影片的主角們,則有十分細緻的轉變。

這就是了。我們知道那些東西在塑造我們,我們很難逃脫,但我們總是可以這樣那樣地去嘗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