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8 週五自學社會與公民課 / 空間.階級.權力

成員:自學生4人(小三至小四,團體已運作一個半月)
教育者:駿逸
助教:博霖


對於「家」所落處的空間,孩子們有什麼想像呢?

從自己日常生活開始想像,孩子們提出了傳統市場、便利商店、大賣場、停車位、夜市、庭院、田、運動的地方、路邊攤、高級餐廳這些商家與設施。接著我邀請孩子們試著想像那些有老人、小孩的家庭,他們會需要什麼樣的空間。孩子們再提出了公園、老人活動中心、幼稚園/學校、診所/藥局。

我們的孩子終究不是一般的孩子,不只在他們堅持附近「不能有討人厭的小學」,也表現在他們對傳統市場的想像是如此美好,以及他們對田野/大曠野的迷戀。

而他們討厭小學的程度遠遠超過我的想像,即便這所學校只是想像的、也只讓「想像的小孩」去上課,他們也極度抗拒。我得要保證這所「想像的學校」跟光合一樣,要邀請他們想像「就是我開的啦,我在上課的學校,像這樣的學校,你們覺得家附近要有一個嗎?」他們才願意試著考量,要不要在走路可及的地方,放一個他們所謂的「好」學校。
有了這些想像,我們拿著白紙,出門去看看工作室外面的這個街區,調查這一區的「家」,在走路可及的範圍裡擁有哪些店家與設施。

回到工作室,我們試著比對調查的結果,與我們的想像相符的有大庭院(集合住宅的中庭)、停車場、便利商店、運動的地方(腳踏車道、河濱公園)、路邊攤(自助餐勉強算,$60)、中級餐廳($150上下)、公園、幼稚園/托兒所(三家)、診所(牙醫,裝潢中)。

我問孩子們:「那麼,這些人的早餐吃什麼?」

在孩子們的想像裡,傳統市場具備全方位的功能,食、衣、樂等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在裡面被滿足,所以他們的家附近只要有傳統市場,就用不著早餐店跟平價飲食店。

但在這個沒有傳統市場也欠缺平價飲食店的街區,這裡的人都吃什麼呢?每餐都花一百五十元吃中級餐廳嗎?還是都騎車或開車出門去吃呢?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條街上都沒什麼人?」

我們也注意到,這條街上有數家才藝班、數家房地產仲介,還有四到五個大型集合住宅。但幾百公尺內都沒有早餐店跟平價飲食店,也沒有五金行,沒有雜貨小商行(有一間精品雜貨店和歐式傢俱店)。剛才調查時,一路上有許多的建築和修路工人,還有一些上班族,但路人的樣子跟一般熱鬧的舊城區大不相同。

「為什麼這裡都沒有便宜平價的食物呢?」

孩子們在想,到底是因為沒有人來吃,所以沒有開這樣的店;還是因為沒有這樣的店,所以沒有人來吃?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房租太貴了,所以平價小吃店沒辦法開?

我試著提出一個可能的想像:住進這些家的人可能有很類似的生活。

起床。
在家裡吃早餐,或者在上班、上課的路途中買早餐。他們「不能」走路去吃早餐,「因為」附近沒有早餐店。也可能是他們「不想」走路去吃早餐,「所以」附近沒有早餐店。
上班,在學校或公司吃午餐。
下班,回家吃晚餐,或者在家裡附近走路可及的中級餐廳($150以上)吃晚餐,也或者買晚餐回家吃。同樣地,他們「不能」走路去平價飲食店吃晚餐,或者他們「不想」走路去平價飲食店吃晚餐。
休息,休閒。在中庭或自行車道上運動、玩遊戲。
睡覺。

他們不能/不想去傳統市場;不能/不想在家附近種田;不能/不想走路去逛夜市;不能/不想走路去吃路邊攤。

有這麼一群人,懷抱著同樣的、對家的想像,構築了這樣的一個街道,裡面有幾千個「家」。這群人不止有購買這些房子並且居住的人(當然,他們必然並不完全贊同實際形成的這個街區的全部,他們可能也會抱怨「附近都沒有便宜的飲食」,然後開車去稍遠的地方吃小吃。),也包括那些購買但不住在這裡的人、設計這些建築的人、認為街道應該如此乾淨整齊的人。

「譬如說,那些工人們(有小孩糾正我,她說應該要叫他們師傅),他們白天來工作,中午吃街角的自助餐,晚上回家。」小孩說,在這些工人的家附近,應該有平價的飲食店吧。

「這個社會上,有的時候,有些人,譬如住在這裡的其中一部份人,他們的生活裡總是不會遇到其他與他們很不相同的人。他們一天的生活裡,並不會跟這些跟他們很不同的人們講話。譬如說,當工人們來工作的時候,他們去上班了,將車子從家裡的地下室開出來,開到公司的地下室。當他們下班回來,工人們也下班了。他們跟工人們吃不同的食物、去不同的地方購物,過很不同的生活。」

「工人們,以及那些和工人們過類似生活、吃類似食物的人們,並不會到這個街區來。」孩子們說:「對啊,他們來這裡幹嘛?沒有他們想做的事啊。」

我邀請孩子們想像,這個街區的周圍有一道無形的圍牆,將那些想要進行「那些」事情的人、吃「那些」食物的人,排除在「這個」街區之外。

這種「排他」未必是某個人或某些人有意識地操弄而成,我比較傾向於,它是一種人們對「生活的想像」在無意中進行「協商」的結果。但有另外一些,是人們依照自己對空間的想像,有意識地執行「排他」的工作。


像是台北車站大廳,曾經軟性禁止坐著飲食聊天,卻也能封場邀請大學生來跳舞


像是公園的長椅,用彷彿文件處理軟體「置中功能」的設計,來排除想在公園長椅睡午覺的人。

也像是傳統廚房,將煮飯排除在豪華寬敞乾淨的客廳之後,並且在料理器具的中間留下一條狹長的走道,預告了裡面僅有(也通常只有會)一人工作的餘地。

「那麼,誰會是這個在廚房裡工作的,那個唯一的人呢?」

孩子想也不想就回答:「媽媽啊!」
「為什麼是媽媽呢?為什麼不是爸爸呢?」
「因為爸爸要工作啊!」
「你媽媽也有工作啊!」
「爸爸也是有煮啦!」
「為什麼爸爸『也是』有煮呢?為什麼不是『一般來說』是爸爸煮飯,媽媽『也是』有煮呢?」
「對耶!?」

我不打算煽動孩子們站起來對抗所有的「排他」,但我期待他能夠看見,然後有勇氣問出一句:「為什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