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週四共學班課程紀錄 / 拆解研究 05

成員:八人(小一、小二,團體已運作一年)
教育者:駿逸
助教:雅欣、靜玟


已經知道的人,試著告訴還不知道的。


願意花時間的人,自己試著研究。


比較晚開始的人,有大人耐心陪著,按照自己的進度,慢慢往前。

因為我們有大人/小孩3:8的比例,所以我們有條件可以試著建立這樣的環境。但什麼樣的孩子不值得這樣的環境呢?要是我們有更多的資源、更多願意投入的人,那又多好。
這禮拜我們試著理解這隻筆的兩個關鍵問題:「為什麼按鈕按下去會卡住,於是可以書寫」以及「為什麼另一個按鈕按下去後,卡住的按鈕會彈起來」。

考慮孩子們的學習動機,我給孩子們一個觀察方式,讓研究的難度降低些。當大部分孩子們都熟練如何拆裝這枝筆時,我建議他們將其中一枝筆芯拆下來,從因此而露出來的孔洞理,觀察筆的構造。

如同上面這張照片,幾乎只要一看進去,就能理解它的機械原理。有些想法,就是因為它用簡單的方式做到特別的事,而顯得那麼可貴。

這門課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夠透過研究這些器物,而能稍稍領略這樣的想法。


最後一小時,我們本來要出去玩,但孩子們再次因為意見不合而僵持住了。

有的人堅持要去河邊,有的人堅持要去公園,當然,也有人沒有意見。沒有人提出條件、試著妥協,人們就不可能因此而達到共識。

共識當然不是必要的,人們也未必要為了共識而犧牲自己。

但在某些有限制的情境裡,沒有共識就沒有集體的行動。譬如說,當孩子們想要在這門有限制的課程裡一起玩樂,那他們就得要試著在相斥的意見裡互相理解、溝通、協調,試著達成一個雙方或許都「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共識。

這一個小時,我們哪裡也沒去,就只是實實在在地將時間花在「沒效率」上。體會到不妥協與堅持的沒效率,是十分重要的事,如此我們才能知道「協商」的可貴。另一方面,我也十分喜歡並且欣賞他們沒有人願意輕易地委屈自己。

我期待孩子們在這樣的練習裡,試著在重視自己的同時,決定付出多少妥協的代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