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



我家小鬼出了名的好帶。大人吃東西他在旁邊看,不哭不鬧猛吞口水。無聊時常常可以一個人玩,有東西咬就可以安靜老半天。肚子餓了、尿布濕了會先發出各種叫聲作為訊號,可以持續好幾分鐘,有幾次我們真的太混,專注在看自己的螢幕,他才真的哭起來,控訴我們的鬼混。除非生病不舒服,幾乎從不生氣耍賴。摔到頭也只是象徵性地唉兩聲交差。半夜起床都是尿布濕了或是肚子餓,唉唉叫一下把我們吵醒,吃完換完馬上睡回去毫不囉唆。累的時候拍一拍常常馬上就睡著,有時候擺著他唉一唉也就睡著了。幾乎完全不怕生認人,輕鬆上手,要是被美麗的姊姊抱走,更是樂不思蜀,肚子不會餓尿布不用換。

每個有養兒育女經驗的爸爸媽媽們,都說我們運氣真是好,生到一個好小孩。我們也覺得真是如此,謝天謝地。

為了回報他的良善,面對各種傳言、經驗談跟專業訊息,我們總是反覆思索其必要性,如非必要則能免則免。我們也曾經在夜半起床筋疲力竭的時刻,猶豫過是否要依照網路上的方法,訓練孩子戒夜奶,好讓自己睡得更安穩些。然而,一想到他的好個性,我們就猶豫了起來。

出於對他的愛以及對教育的謹慎,我們在力有所及的範圍內,盡可能讓小鬼依照他的自然需求來成長,也盡可能從各方面去滿足他的需求。「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我們安慰自己:「也許,孩子的個性這麼好,也是因為我們對他好吧。」他不多要,我們也不多給。就這樣親親愛愛地走下去。

直到孩子將近八個月的時候,因為發燒、嘔吐、前囟門隆起而急診,醫師強烈建議我們立刻住院進行一個侵入性的脊椎穿刺檢驗,確認是否腦膜炎。在診療室裡,孩子被四位醫護人員壓制著插胃管,他嚎啕大哭,淚眼汪汪地看著我們,但被醫護人員擠在外圍的我們看著他,沒有過去。

這是自他來到這個世界以來,第一次有基本的需求被他最信賴的兩個人拒絕,他一臉的難以置信。而我們要很努力,才能不別過頭去。在那一瞬間,我知道孩子就要改變了。

幾天之後,孩子的病症不再,但不再是往日那個好相處的孩子。他變得容易焦躁,不能獨處,幾乎時時刻刻都要被抱著,而且抱的人不能坐下。夜裡醒過來不再有和緩的信號,立刻就哭出來,吃飽換完也要安撫一陣子才能安靜,再一陣子才能睡著,睡著了,也時有斷斷續續地呻吟。

最令人傷心的,是小鬼開始拒絕給我抱。也許是餵奶跟相處時間的關係,小鬼跟媽媽的關係修復得很快,但對我就沒這麼大度。以前,小鬼從來不會拒絕被我從別人的懷裡接過來,只有別人來接的時候,他不過去。現在,在奶奶的懷裡,他有時也會拒絕給我抱過來,如果要從媽媽那接過來,就更為困難。

說到這裡,我要說的故事已經說完了。我不能確定孩子性情的轉變是否跟診療室裡我們對他的拒絕有因果關係,但我和媽媽更加地確定,我們以前沒有、未來也不會考慮使用任何訴諸於恐懼的手段來試圖控制孩子,也不會將拒絕孩子的基本需求,當作培養孩子習慣的手段或技術。

我們相信,那除了帶給孩子那些行為之外,更會破壞我們之間的關係,並且讓孩子失去豁達開朗的天性。孰輕孰重,我們心裡有數。

這個經驗,給那些考慮過或正在考慮使用恐懼或拒絕來控制孩子行為的教育者以及父母。無論你是為了自身的方便,或是真的為了孩子好,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對待方式。

後記(2011.3.18):

孩子這幾天穩定很多。比較常笑,能夠一個人探索世界,睡得比較沈。而且不再拒絕給我抱。

另外,我們沒有去收驚。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驚嚇與恐懼,好好地擁抱、好好地對待彼此,就會得到撫平。而且,我想不會來不及。

留言

  1. 看得我淚眼汪汪啦>"<

    我們安慰自己:「也許,孩子的個性這麼好,也是因為我們對他好吧。」

    這句話不是安慰,而是確切從孩子身上反應出他過去的經驗,好的經驗當然反應出經驗好的樣子。

    果爸跟果媽好厲害,好用心。

    回覆刪除
  2. 一時間不知道要說什麼....
    我曾聽過一個相同的經驗, 也是發生在醫院的醫療行為後的結果. 改天一定要告訴你....

    回覆刪除
  3. 我是連結過來看到這篇,
    看到醫院那段真的紅了眼,
    可以體會小孩的心情,也可以體會父母心情,
    只能盡力去修補那關係。
    也深深認同最後一段話,
    拍的球越大力 反彈就會越大。

    回覆刪除
  4. 孩子這幾天穩定很多。

    另外,我們沒有去收驚。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驚嚇與恐懼,好好地擁抱、好好地對待彼此,就會得到撫平。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