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觀主題班 ]20090619 (速度)



力的基本概念有了,這週我們談速度(此指口語上的速度,不強調其包涵方向性)。

當初在開教學研討會時,我們三個理工背景的大男生常常在討論之中趕到驚悚,而或汗毛肅立,或而長吁短嘆;這並非我們真的遇見了什麼令我們害怕的物體,但我們真的有了令我們驚訝的發現。
就拿國二物理裡面最基本的速度概念來說好了,我們一直到那天才驚覺,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速度」常常不是速度,而是「時間」或「距離」。「誰比較快」問的是「同樣的距離,誰花的時間比較短」;「誰比較遠」問的是「同樣的時間,誰可以跑比較遠」。當天在教學的開始時,孩子們回答:「某某速度是多少?」時,他們很直覺地回答「幾秒」或是「幾公尺」,而不是物理上定義的「距離除時間」。事實證明,只有教學者反省過自身的學習與生活之間有著什麼樣斷裂,並且發現、填補它,我們的教學才真正地貼近了孩子。



這禮拜我從「10和8,哪個比較快?」這個問題開始,經過以下這些問題:「10秒與8秒,誰快?」「10秒200公尺與8秒100公尺,誰快?」「10公尺與8公尺,誰快?」「10公尺2秒與8公尺1秒,誰快?」孩子們在一步步設計好的「錯誤」之中,辯證出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速度的其中兩種方式:「同樣的距離,誰花的時間比較短」以及「同樣的時間,誰可以跑比較遠」。



另一方面,我們之中應該有許多人和我有一樣的經驗:老師發考卷的時候不解地(有時還伴隨著狂風暴雨)說:「題目變了你們就不會了?」這個現象,極有可能是因為學習者並未真的經過以上的辯證過程,而將公式或現象圄圇吞棗之後的結果。國二的物理課本告訴我們:「速度等於距離除時間」。於是速度彷彿是個有「距離」、有「時間」就「除之可得」的「答案」。

孩子在面對應用問題毫無頭緒,或者是看到數字就抓來算(好一點的,會抓「單位對」的數字),而沒有辦法搞清楚題意,有一種情形是孩子對一個概念並不真的清楚,如同下面的例子。我問了孩子一個問題:「100公尺,5秒,速度是多少?」孩子們想當然地回答:「一秒20公尺。」我追問:「如果起點是阿甲,終點是阿乙,我們來等個五秒,這樣誰的速度是一秒20公尺?」孩子發現不對,要求修正我的題目:「要有動,要同一個,從這邊到那邊。」我又問:「可是阿甲是個超能力者,他會瞬間移動,從起點到終點只要『咻』一下,連一秒都不到,那他的速度是多少?」孩子們認為這違反了規則,這個例子裡面「沒有時間」,所以不能算出速度。

於是,我們終於得到速度的三個因素:「要有距離,要花時間,而且要是同一個物體在動!」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就不需要擔心孩子「隨便抓數字」來計算了。



這堂課最後一個階段,我們從速度與感官之間的關係出發,並且在其中加入「相對性」。我們舉出數個「看起來在動卻沒動」以及「看起來沒再動卻有在動」的例子。孩子很輕易地就可以舉出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如行進中的火車(火車內的物體與火車外的物體)、跟著自己走的月亮、看起來沒在動的星星、遠方的飛機等等。

其實,知識與生活之間並沒有這麼多的裂痕,知識與知識之間也沒有這麼明確的分野(至少在基礎知識上是如此)。過往的我們之所以這麼慣於將基礎知識分門別類,而將其中的有些劃入「生活性」,另一些則屬於「其他」或「專門」;或將這一些分類為「文科」,那一些分類為「理科」;是因為我們眼中「完整」的世界風貌被僵化切割的「學習經歷」給破壞殆盡了。

但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完整的,他們可以看得見事物的特徵、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隱密關係,譬如「生物多樣性」與「世界上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其實是同樣的事情;或者在一個「本來以為理所當然,仔細想過以後卻發現差得遠了」的學習經驗中,發現「個人抱持的真理常常只是辯證的過程,而非依循的終點」。

身為一個教育者,試圖將世界的風貌以及人情的世故,以其真實的樣子盡可能完整地呈現在孩子的面前,並且引導他去質疑、去澄清、去得到自己的價值與想法,便是我至今一直戮力的事。

留言

  1. 哇~精彩好看的課程討論!!
    要帶著孩子願意「思」,
    也願意討論到這樣有結論的歷程,
    得要能讓孩子先「投入」才行吶!這很不容易;
    而一旦有所投入,竟是這麼精彩!

    而且於「裂痕」…
    我覺得實際的情形及順序是:
    我們直接就在(而且先在)生活中了,
    然後不斷透過「發現裂痕」進行「反思學習、構築知識」的…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