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合培力課 ] 20090605 培力班

結合我們的教學經驗以及鷹架理論(Scaffolding Instruction),我們將培力課的結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小孩狀況的評估、瞭解。第二階段是個人能力的練習,包括自信、自我瞭解、生理能力等等。第三階段是人際能力的練習,包括溝通、攻擊情緒的控制、表達能力等等。第四階段則是培力階段,我們期待在這階段,大人可以進入看顧且被動的角色,讓孩子主導遊戲的規則、內涵,並且自行溝通與調整遊戲進行過程中產生的糾紛與意見不合,大人只在孩子個別出現落後或嚴重挫折時才介入協助。

我們認為目前的培力班大致在第二階段的後期,正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不過個別孩子之間仍舊有顯著的差異。
這兩個禮拜我們進行的兩個團體遊戲分別有動態的手球,以及靜態的牌類、一人一筆畫圖,其中有位孩子與士哲共同發明了好幾個靜態的遊戲,根據士哲的回饋,這幾個遊戲展現出孩子高度的規劃能力,並且由於士哲刻意引導他表達,士哲認為他的表達能力有高度的進展。

女孩們在手球的表現不俗,前期的擲準練習對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幫助,讓她們更有動機參與這類男孩較為擅長的遊戲。而本來很怕輸的男孩,在數次自主地調整規則之後,明顯地覺得自己能夠「掌控」這個具有比賽性質的遊戲,耍賴的情況減少很多。在實際有贏有輸了幾次之後,對於輸贏的感覺也不再這麼強烈,更能享受遊戲的樂趣。

其中有位具有攻擊性的孩子,在冷靜下來進行談話的能力有很大的進步。他昨天忍不住打了人,我立刻請他到一旁坐下,我蹲在他面前,想要握著他的手,分擔一些他的憤怒。但他太憤怒了,不願意接受我的觸碰;我說:「你真的很生氣。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他說:「打爆他!」我說:「我不要為你做這個,我不打人。你曾經欺負我,我也不會打你;現在我也不會為你打他。」他氣得發抖。我繼續說了一個實驗(我忘了這個實驗的名稱),說明生理的反應會惡化情緒的反應,而行為又會影響生理的反應,所以打人這個動作不但不會平息怒氣,反而會越打越氣。孩子這時已經慢慢地平靜下來,我一邊幫他按摩手臂,協助他的身體鬆軟,一邊請他回頭檢視自己方才的狀況,他同意我的說法。但轉移注意力也不是解決問題的對策;我請孩子之後生氣了如果又找不到方法跟對方好好談,便來找我一起討論,我們會一起想到好方法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