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與「看不見」



什麼時候「看得見」?什麼時候,我們「看不見」?

這個問題是十一月假日活動的教學重點之一。品超臨時感冒,雖然不是流行的H1N1,卻也嗓音啞啞。前一天我臨危授命要幫他代一堂課。還好這節課之前有上過,準備起來心裡有底(雖然說有底,卻也花了三個小時之久)。

這次的主題是照明,我們帶孩子們自己設計並製作燈具。學習過程中的操作如果只著眼在「完成」的技術與成品上,很容易變成華麗而空虛的經驗。充滿指導性的操作經驗與成品,那就像是工廠生產線輕易複製出的、擁有華麗表面的一般化成品,其與手工製品的對比。看起來、使用起來好像沒有差別,但在人心裡是截然不同的。一般化的成品終究缺乏個人性的內涵與溫度。

然而歲月過去,哪怕是孩子們親手做的東西也終究要敗棄,只有認真思索、體會過的事物,會留在孩子的生命裡。

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我們看不見東西?」

下面這張照片,是禮拜六(28號)的孩子們討論的紀錄。紅字是孩子們的結論:「在一般有光照的環境下,要看不見東西,有三個條件,一是要遮住,二是要夠厚,三是要遮在正確的那一邊。」


禮拜六(28號)的孩子們很習慣思考,也喜歡回答問題,不怕生。這很可能也是因為這些孩子在上個月已經來過光合一次,對光合、對我和品超都已經很熟悉了。在回答的時候,也很善於將想像力開展。譬如:「很大很大的時候」以及「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是一組非常「不尋常」的答案。我的問題並未引導孩子們往「看見整個物體」去思考,但孩子們在思考的過程裡有很好的彈性與開放度。只要給這些孩子回答的空間,他們顯然很擅長於思考。這樣的孩子在討論時有很好的「聯想」,讓討論豐富有趣。



禮拜天(29號)的孩子們,有約一半的孩子們比較不敢表達意見。我們看見有幾位孩子是有想法的,但卻不敢直率地說出來。一般來說,這樣的孩子大多是對環境不熟悉,覺得不夠安全,擔心「若是輕易地發表意見,可能會被評價而受到傷害」。

但他們的邏輯清楚,性格坦率,對於事物有好奇心,也有接納的彈性。我在課程裡設計了幾個關鍵的「情況」,準備用在討論陷入僵局時丟出來開啟新的議題。禮拜六的班級因為孩子們討論熱烈而沒用上,這個班級倒是用上了。


上面這張照片是孩子們討論的紀錄。結論是:「在一般有光照的環境下,要看不見東西,有三個條件,一是要蓋一層東西,二是要有顏色,並且不能透明,三是要遮對地方。」

比對兩個班級的結論,可以看到兩個班級間有一些大同小異的出入。這是因為這些結論並非是「老師的答案」,而是孩子問題中不斷思考辯證,而一個一個產生的。

以禮拜天這個班級為例,一開始面對「什麼時候,人會看不見東西?」這個問題時,有兩位孩子理所當然地說「蓋住就好啦!」這個答案當然是「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但這樣就夠了嗎?我先肯定孩子的猜想,並且將孩子的答案珍而重之地寫在白板上,這不只是因為他的答案是「正確的」,更是因為我尊重一個「思考者」的回答。

孩子們一開始多少有點「這什麼問題?誰不知道?」的心情,而沒什麼討論的動機。但當我讓孩子們手上拿著物品,將他們引到密不透光的暗室裡時,他們的「理所當然」頓時有了缺口,世界從此對他們以更豐富的形式展開,身體深處的求知好奇萌發了起來,驅使孩子們開始展開「劇烈」的思考活動。

他們在我拿出投影片的時候,孩子們對於「光」的「穿透」、「透過」與「蓋住」有了一番爭辯,然後加上「有顏色」與「不能透明」這兩個條件。在我表演「有一邊的人看得見,一邊的人看不見」的戲法時,孩子們又對於「光」會不會「轉彎」這件事情有了思索,然後加上「要遮對地方」的條件。



就像是健康的植物只需要清澄乾淨的陽光、水和土壤就可以好好長大那樣,孩子的知性成熟也只需要「真正的世界」做為養分就夠了。當孩子身體深處的求知好奇萌發起來以後,用不著刻意可愛或花俏的聲調或服裝做為肥料,只需要將世界其真實的樣貌呈現在孩子面前,那就夠了。

歲月過去,哪怕是孩子們親手做的東西也終究要敗棄,只有認真思索、對待過的事物,會留在孩子的生命裡。

有一天,我們這身皮囊也終究要敗棄,那個時候,如果真有什麼留得住的話,什麼會留下來呢?我想,或許也只有認真思索、對待過的事物,才會留得住吧。那些妥協、敷衍,不得不犧牲什麼才能換得的東西,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呢?

如果思索不能給我們答案,那恐怕只有時間可以了。


假日活動照片
週六班


週日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