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紀事(小正) 20081211


文字 / 駿逸

今天小正和我一起在「代數」這個戰場上打了一場硬仗。

今天的進度,我設定在上週檢討考卷時發現的小正觀念不清楚的地方,從最基本的「乘法」開始,一步步走到當前的進度中;從7x5+17x5到(a+b)x(b+4)+(a+b)x(c+d)(所謂的「提出來」,其實就是「幾個幾加上幾個幾」)。

根據我教過的國小孩子的情形來比對,小正模糊的地方與其他孩子並沒有不同,很多都是從國小一路累積上來的,至今已經交錯難辨;其他孩子在分數上的表現之所以比較優異,是因為投入較多的時間練習,這與我們那時代做三民主義考題做到光看題目頭一句話就知道答案是A或C,在本質上是沒兩樣的。面對孩子缺乏學習動機的困難,這禮拜我重新在教學方法上檢討,看看教育者這方能不能再多做些什麼。我和小夫再次討論已經討論過十幾遍的老問題:「孩子不想學,那我到底還要不要教?為什麼要教?怎麼教?孩子非得要學嗎?怎麼學?」

討論的過程與細節就不在這邊說;最後我們仍舊認為身為教育者的我們,無論如何還是可以在教學方法上更為精進,讓孩子在學習的意願上有所提高。所以我們著手賦予孩子現在正面臨的幾個公式更多的樂趣與意義(檔案我附在附件裡)。

搭配附件檔案的「幾何方法」、故事以及大量的使用實例,更為具體化的解釋對記住公式會有幫助,尤其是他一直並不十分認真地記住公式,援引使用的時候往往是錯誤的。

今天在他特別抗拒學習的時候,我花了些時間和他一起建構他當前的「人生圖像」。我的問題是:「人生如果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孩子對未來的設定是「繼承家業」,他也認為學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且他也知道世事有變化,未來不見得一定能夠穩當地依拖父母的庇蔭,有可能還是要靠自己找工作的,所以學歷也不能太差。一路分析下去,我們發現,一所不太差的高中也是必須的,我們暫時把目標設定在建功高中和竹東高中。

第二個討論的重點,是該怎麼讓他在家教這段時間過得比較開心。我們討論過幾種可能,包括「我主動說我不教」、「換個家教」、「一直故意考爛,就不會再請家教」,但他認為若是把家教停止,很有可能要被留在討厭的學校,而且沒有家教的時間也不能打電動,很無趣;如此一來,有家教好像還比較好些。至於換個家教(我特別指出,其他的家教可不會像我這麼囉唆,堅持要他想東想西),他臉上卻露出不屑的神情。

在考試不可避免的前提之下,我們討論該怎麼讓他在面對考試以及其結果可以更開心。我明確地表態支持他「所有的答案都自己做,不到最後不亂猜」的堅持,他也對媽媽和我的支持感到開心。我繼續追問「會寫」跟「不會寫」哪個比較開心,這答案不言之明,結論當然是要聽我上課。

我也質疑他沒有好的「考試態度」,不看題目或是看到題目有些難就放棄不做,最後也不回頭重新挑戰,這樣的態度是沒辦法考好數學的,一旦養成習慣,在大考前一時之間很難改過來。

在經過上面這段談話之後,小正的學習態度專注很多。我執著在一個概念的理解上,並且拒絕他急就章地把公式「背出來」求得答案,而要他反覆依靠做圖來敘述公式的概念,直到他瞭解必且主動要求「再出一題給我」。這樣的方式花了很多時間並且進度緩慢,但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努力方向,可以一點一滴地重建他的學習動機與信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