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週四共學班 07

家人的顏色

這次的課程是上週的延伸,我請孩子們畫出幾位家人各自的「顏色」。與上次不同的部分是,這次我特別請孩子們畫一些「不是行為」的顏色。譬如說,孩子說想畫家人愛睡覺時,我會問他:「為什麼他想睡覺?」孩子想了想,說:「因為工作(或做家事)很累。」我說:「那你要不要把『很累』也寫在旁邊?」

這次除了心心有提出「不想畫」的異議之外,其他孩子都很認命地畫了。我跟心心討論她完成到一半的畫,試著讓她瞭解這些練習的意義,我說:「這個練習可以讓妳知道自己有多瞭解媽媽,也讓媽媽知道妳有多瞭解她。然後,妳有可能可以做一些事情,讓妳跟媽媽都覺得更舒服。」心心想了想,決定把剩下的練習完成。


在這些圖片裡,生氣是很常見的元素。這位孩子的爸爸有好大一塊生氣。很多位孩子的爸爸都有一塊紅通通的生氣,我想這一定不是客觀的情形,爸爸未必真的這麼愛生氣。我猜這與傳統的家庭教育分工方式有關,爸爸在傳統家庭教養分工裡,通常擔任的是「黑臉」的角色。於是明明不那麼生氣的,卻因為分配到的角色,而非得要硬生生氣起來不可。但這想必不是我們希望父親在孩子心中的樣子。這種傳統的家庭教育分工方式,也許可以考慮用其他的分工方式替代,還給孩子心中的爸爸,一個本來的面目。


另一位孩子,她把屬於爸爸的圓圈畫得滿滿的,屬於媽媽的圓圈確有很多空白。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我比較瞭解爸爸。」我看見媽媽的圓圈裡有一個大大的、紅色的生氣,而爸爸圓圈裡的生氣比較小,顏色也比較溫和。我大概有點懂了,問她:「妳不敢畫媽媽?」她說:「嗯,媽媽比較可怕。她會用各種東西打人,遙控器啦、脫鞋啦。」我說:「可是,這樣對媽媽公平嗎?」我跟她討論日常生活裡媽媽所做的其他事情,包括那些媽媽為她做的事,她後來決定把這些想到的事補充上去。


也有媽媽真的不太生氣的例子。我問這個孩子,孩子說爸爸的生氣很可怕,媽媽的生氣還好,而且通常都是用講的。在我看起來,這位孩子並沒有因此而特別沒規矩,反而是一個內在自我要求相對較多的人。這是因為黑臉爸爸紅通通的生氣使然嗎?還是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呢?


比較所有孩子的圖,有一個現象也值得關注。在七個孩子裡面,有提到爸爸在陪自己玩的,有六位,但有提到媽媽陪自己玩的,有四位(其中兩位是女孩)。也就是說,五位男孩裡面,只有兩位男孩提到媽媽陪他(其中一位只是陪他和弟弟,不是陪他玩)。

我猜這跟媽媽陪伴男孩的方式有關,媽媽也許不擅長陪男孩子進行較激烈的活動。另一個層面,則是媽媽在家庭裡多半是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角色,寫作業、洗澡、上才藝班,每天要陪著孩子跟時間賽跑。一天下來,在跟孩子進行艱困的拉鋸戰之後,恐怕很難提得起興致陪孩子玩。而爸爸在下班後或休假日,除了自己的休閒之外,就是陪家人的時間。於是,對孩子來說,爸爸陪他的時間大多都是玩的時間,而媽媽陪他的時間,玩就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這可能也是傳統家庭教育分工方式造成的差異。忙碌於工作的爸爸,很容易錯過了孩子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的種種可貴變化,而難以珍惜孩子們得來不易的成長。一轉眼孩子大了,才發現自己不太瞭解孩子,究竟為什麼會長成這個樣子。在這種分工的另一頭,整天陪伴孩子成長的媽媽也不好受。媽媽不但承擔了過多孩子成長的責任,同時也失去了輕鬆陪伴孩子玩樂的機會,這有時讓她們的親子關係太過緊張。在每天長時間跟孩子相處的日子裡,媽媽也容易過份放大孩子的少數特殊行為,而無法用較長時間的觀察與教育行動,去應對這些可能只需要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就可以解決的成長議題。

如果想要自己在家裡做這個遊戲的話,記得要把氣氛放得輕鬆一些。選個晴朗的午後,放個音樂、泡個茶、擺盤餅乾,邀請孩子一起坐下來,說:「我們一起來畫個圖。我畫你,你畫我。」把規則說清楚:可以看著彼此畫出來的圖瞎猜,但絕對不能生氣,而且也保證絕不會追究彼此為什麼這麼畫。

如果孩子覺得安心,那孩子就會參加這個遊戲。如果孩子不參加,那我建議你,要考慮把孩子心中屬於你的圓圈裡,那個大大的紅色的生氣,稍稍減少一些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