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學 / 多色原子筆

文字 / 駿逸
團體成員年齡:小三
合作時間:最久的達兩年半;最短的一年半


發條車的研究結束了,在進入新的主題之前,我向孩子們發表了一段「演說」。

「你們覺得這三種筆,哪種是最早被發明的?」

透過這三枝筆,我再次和孩子們確定這門課的意義。我們並不是為了訓練孩子們成為很會拆很會組合物品的人,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夠經過這些探索與發現的經驗,培養一種「洞悉事物」的眼光與直覺,在平凡的事物中,看出常人「習以為常」或「視而不見」的關鍵問題,從而發明或創造新的事物,如同所有的發明家那般,為人類的生活注入豐富多元的樣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人,往往能夠為自己的生活注入熱情與活力,把人生活得飽滿而多彩。發條車所帶給我們的知識,並不只在發條車而已。上禮拜我們破解了腳踏車鈴鐺,這禮拜我帶了一隻異曲同工的發條青蛙,我想孩子們知道我想表達的:我們現在的經驗,是我們未來理解更大世界的基礎。並且同樣的原理,可以用在更大的物件上,電風扇、汽車,甚至飛機,都包含了小小發條車的原理。只要我們持續研究下去,我們可以從這裡走去那裡,然後往前走到沒有人去過的地方,看見沒有人見過的風景。

在研究過發條車之後,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基本的「研究模式」。

1. 一邊拆解一邊想,把零件畫在「拆解圖」上
2. 把發現的「問題」以及「新發現」,寫在表格上
3. 試著組合起來,在組合的過程中,繼續發現「問題」或「新發現」
4. 試著回答我們的問題

有經驗的孩子們很快就上手,讓我驚訝的是第一次接觸這個形式的翔翔,他也很快地在團體的協助下進入狀況,甚至稍稍改變了形式,加入了個人的風格在其中。

他把紙張分成兩半,一半是「拆解圖」,一半則是拆解的步驟。

一枝筆有很多的零件,孩子在拆的過程中若是沒有注意物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將會拆解容易組合難。

在拆解的過程中,孩子有許多發現,如下:

※ 紅字部分,是孩子們對黑字部分的回答或疑問

這筆之所以不尋常的地方,在於它按下一種顏色的筆芯,能夠讓另一種顏色的筆芯彈起來。為了讓這個構想能夠實現,發明者做了好幾個設計,包括彈簧、物件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一個我們稱之為「小透明」的塑膠物件。這些設計,孩子們幾乎都在上面的「新發現與問題」表格中注意到了,甚至連我和士哲「視而不見」的問題,譬如「筆蓋的數字」、「不同顏色的筆芯看起來都是黑的」,孩子們也注意到了。



這次還有孩子在錯誤中得到新的發現。有幾位孩子在組合的過程中不慎把彈簧纏在一起,有位孩子自己試著解開,卻把彈簧弄變形了。孩子把彈簧交給阿虎試著修理,自己卻拆開另一枝有彈簧的筆,把彈簧拿來試試看能不能裝。多好的嘗試,讓我們發現了這類型的筆使用的彈簧有許多種規格,並不是都可以互通使用的。

在這筆之後,我們將要開始試著納入孩子的意見,和孩子們一起想想我們可以研究的對象。

留言

  1. 靠~我也沒拆過這種筆…

    回覆刪除
  2. 原來那天的一大堆筆是要討論這些事情...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