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讓我玩



在下課時發生一件事。

塹塹哭著跑出來找我,說他「沒下到課」,可是我明明就下課啦。我請他說得更清楚些,也幫助他釐清他的意思。原來他的意思是「其他孩子不讓他玩,他『沒玩到下課』。」孩子的語言有時真的不能很快速地擷取表面上的意思,否則往往誤會很大。

我問他事件的細節,他只反覆地說「他們不讓我玩。」我:「你知道為什麼嗎?」
塹:「不知道。」
我:「你想知道嗎?」
塹:「想。」
我:「那你要去問嗎?」
塹(沈默)
我:「你不敢去?」
塹(點頭)
我:「那我陪你去,你自己講?」
塹(搖頭)
我:「那你陪我去,我幫你講?」
塹:「好。」

我跟塹塹到孩子們正在玩的房間,對其他孩子說:「我們有問題想要問你們,請問你們可以聽一下嗎?」孩子們刻意裝作沒聽見我說話,氣氛有一點緊繃。我說:「我不是來罵人的,我以前不罵人,現在也不罵人,以後也不罵人。塹塹不開心,我是來幫塹塹問問題的,可以請你們聽我們說嗎?」孩子們靜了下來,等著我們說話。

我問:「塹塹想知道為什麼你們不讓他玩,但是他不敢自己問你們,所以請我幫他問。你們可以告訴我們嗎?」

小傑說:「因為他都很大聲地在旁邊說『換我換我』,讓我們很不舒服。」他一邊說,一邊生動地表演。這時塹塹很想反駁,但我請他先等一下:「我知道被當面指責是很難受的事,但是因為你請我幫你問,我想先聽聽看他們怎麼說。」

我抱著塹塹,問他想不想坐在我身上,他坐了下來。

粘粘說:「他每次因為一點小事就生氣!然後就打人!」
小傑又接著說:「而且他會在別人玩到一半的時候就把東西抓起來!」他又生動地示範一次。
孩子每次說完,我都用我自己的話重說一遍,向孩子確定我的理解是正確的。
粘粘又說:「而且他生氣都不道歉?」
我:「咦,為什麼生氣要道歉?」
有孩子說:「因為我爸爸打我,我都要道歉。」
我:「這樣好怪,你打我一拳,我很生氣,還要跟你說對不起唷?」
有孩子笑著說:「這沒道理啊!」
那孩子說:「可是我爸爸就這樣啊。」
我:「你是因為做錯事要道歉,還是被打生氣要道歉?」
孩子想了想,不確定地說:「因為做錯事吧。」
如果真的要處罰,請特別注意孩子是否搞清楚整件事情的因果關係,否則孩子學到的事情會出乎意料地莫名其妙。像孩子在這裡學到的是「生氣要道歉」或者「被打要道歉」,而不是「做錯要道歉」。

我問他們:「你們討厭塹塹,還是討厭塹塹做的事?」孩子們分不清楚這其中的差別,我舉例子向他們解釋:「譬如說,你們上課做別的事,我就會覺得你這樣很討厭,但是我沒有討厭你們,沒有因為這樣就欺負你們。又譬如說,你們上課時學動物叫,我討厭那樣,但我不會討厭你們。討厭一個人做的事情,不一定要討厭他,或者對他很壞。你們可以像我這樣,試著跟他說,他就有可能會改變。」我問孩子:「你們想要成為一個像我這樣,不會隨便討厭人的人,還是要成為那種很容易討厭人的人?」小傑很乾脆地說:「要跟駿逸一樣。」其他孩子則還在消化我說的話。

我繼續說:「其實你們也不想要塹塹傷心吧,可以的話,你們也希望不會發生這種事吧?」孩子們紛紛點頭。「所以如果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你們可以先試著跟他說說看,像我每次跟你用說的那樣,先說說看。如果他沒辦法改變,你可以跟我說,或者跟其他你覺得可以幫忙的大人說,不一定要用會有人傷心的方法。」孩子們都覺得不錯。

我想孩子們很缺乏面對這些衝突的機會與經驗,但面對這些情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小孩的團體文化與成人的團體文化不同,成人對人情世故有經驗,知道看臉色,也會顧情面,但小孩的情緒與社交方式很直接,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他們不懂圓滑也不會假裝,每分每秒都真槍實彈。我們的學校教育其實沒有提供這個部分,大多數我們的社交能力,都是小時候在巷子裡或操場上跟玩伴一起「磨」出來的。巷子裡沒有大人幫我們仲裁糾紛,也沒有大人指導我們做「正確」的選擇,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真槍實彈中,我們才能夠慢慢累積足夠的經驗,知道哪些事情會激怒旁人,知道哪些事情會讓自己陷入被孤立的狀態,知道種種選擇的種種後果。

如果各位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以後可以考慮在孩子發生衝突時,除非有即刻的危險,否則盡量忍住不介入孩子之間的社交文化裡,讓孩子有機會去累積經驗。如果覺得還是想跟孩子談談一些觀念或想法,可以選擇在事後跟孩子談談當時的經驗,這時孩子也比較能夠體會這件事情的因果關係。這些討論不是為了解決過去或當下的難關,而是為了在未來面對同樣情況時,孩子能夠有做選擇的依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