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8 記錄_走新竹,南埔地景走讀

日期:2014.10.18
成員:14人
教育者:駿逸、博霖、雅欣、小美(教育好朋友)、常榮(教育觀察員)


南埔,我們要走進去。
下了車,一間庭院廣大的餐廳佇在路邊,我心想這好適合我們用餐啊。店家說十點半才開始營業,但我們可以先坐坐。我們點了餐,餐點在準時十點半送來,比我想的早了半小時。

孩子們跟助教們懷疑我是為了節省餐費,才在他們剛吃完早餐沒多久的時候立刻提供午餐,好讓他們吃少一點。天地良心可證,我是怕走不完,想早點吃完出發,才沒這麼小氣。

不過即使如此,助教仍然發表聲明說下次不吃早餐要直接來吃午餐。所以下次我會很認真控制時間,十一點多才開飯。


這次只有一位新孩子,是一對老孩子的小妹妹,我簡單解釋了我們這次的卡片跟地圖。

到現在為止的五次走新竹,已經請了三位不同的創作者來幫我們設計圖卡。這次的圖卡是阿虎設計的,原稿是用噴漆上色的,十分獨特。


吃完了飯,我們開始走今天的路。我們一路瞎扯一邊走路,出發沒多久,就看見一個下坡下面的房子有很奇特的建築,我們一群人當然立刻大呼小叫地跑下去看。


這間翻修過的古厝,在整修時,屋主把柱子設計成旋轉的樣式。這是一間叫做「龍治園」的茶廠,在寫記錄的現在我才想到,這一個旋轉升騰的意象,也許跟龍有關係。


我們在門口探頭探腦的時候被屋主發現,屋主問了幾句,就放我們進去參觀。後來,屋主還大方地請我們喝茶。孩子們十分開心,大概是孩子們喝一口茶誇一口香,大哥看起來也十分開心。

離開了茶廠,我們繼續前進。


南埔號稱黃金水鄉,我們來的日子天氣還熱著,稻子也將要黃了。兩個特色,我們一路上都稍稍領略到了。


走不遠,我們就「撿」到了第一張圖卡,這裡有一個故事。

你見過龍嗎?你相信有龍嗎?

有的時候,如果一不小心把龍「截」斷了,就會有倒楣的事情發生。在南埔,就有過這樣的故事。

在這個凹下去的地方,躺著一條看不見也摸不到的龍,在蓋水圳的時候,大家都不曉得這件事情。遇到凹下去的地方,就用木頭或竹子蓋一條「過水橋」,讓水可以從裡面流過去。

可是,竹子和木頭會腐朽壞掉,這樣就會漏水,時常需要修補。有一個住在附近的農夫,他想了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把這個凹下去的地方用土填起來,讓水可以流在泥土蓋的水圳裡,這樣就解決需要時常修理的問題了。

他沒想到,這樣做引來了大災難!

從凹下去的地方被填起來的那一刻開始,南埔的雞跟狗都不再叫了,接著,有人開始生病,一種沒人知道該怎麼醫治的疾病開始傳染,越來越多人因為這種疾病而死掉。曾經一天之內就死了十二個人,那段日子裡,連北埔、峨眉的棺材都被買光了。

有一個地理師,就是會看風水的人,他發現了原因。

傳說中,龍可以穿過河流,但不能穿過水圳。本來那條龍是從那個凹洞穿過去的,但凹洞被填平之後,龍就被「截斷」了。而這一切災難,都是因為龍被截斷的關係。

這位地理師叫村民把凹洞恢復原來的樣子水圳,傳染病就這樣消失了。從那時候一直到現在,這條水圳已經改建過很多次了,每一次改建,南埔人都堅持要保持這個凹洞的樣子,好讓龍能夠安穩地躺在這裡。

風水之說我是不信的,但這個故事裡可能藏著一段歷史,南埔一帶或許曾經因為某種原因,而發生過大規模的傳染病。除此之外,南埔人在重建水圳時積極和水利機關交涉,在保有生龍口的同時,也保存了自己的文化與歷史,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地方自決的典範。


生龍口旁有一個公園,已經被「半私有化」成為畜牧場。我們繞著路走上橋,一隻雞被孩子們粗魯的動作嚇著,一瞬間振翅高飛了起來,繞了一圈上了樹梢。我們沒有人見過這副景象,比雞還激動。


這裡是生龍口的浮圳頭。我第一次聽說浮圳,是可能即將會被拆除的三百年神岡浮圳,但直到實際在南埔看過浮圳,我才真的懂得什麼叫浮圳。

有些孩子跟我走過六家,看過六家的幾條水圳以及水汴頭,跟南埔的大不相同。六家的分水汴有一股大器,而南埔的分水汴則有一種溫婉的細緻。


沿著水圳走了幾十公尺,有一道水圳被路旁的餐廳排進了廢水,發出惡臭。兩道水圳比鄰而處,系出同源,命運卻大不相同。幾位跟在我身旁的孩子有點生氣,又有點不解,明明是這麼好的水圳,怎麼有人能捨得將廢水排進去呢?


我們撿到的第二張圖卡,是「石爺公」。石爺公是孩子們的守護神,祠前有一大塊腹地,可以讓孩子們盡情玩耍。我們在健康步道上比賽脫鞋跳遠跟脫鞋跑步,大人們唉唉叫如過刀山,小孩們走來跑去如屢平地。


除了我給孩子們的圖卡之外,我也帶了些空白的卡片,邀請孩子們自己畫,送人交換或自己收藏都可以。這一次我帶的空白卡片在這裡就全數用完了。五次走新竹裡,有兩次孩子們很熱衷,三次孩子們理都不理,其中有不少孩子還是重複的。孩子在畫跟不畫之間,彷彿有莫名的力量在決定。


孩子的卡片上有一些景色,也有一些經歷。


第三張圖卡是河南堂,這戶人家有一個風水傳說。這幾天身體時好時壞,精神不濟時間也不大夠,我沒來得及把它改寫成故事,直接就著印象跟孩子們說了。


接著,我們穿過挑水瀝古道。傳說中,這是早期原住民來南埔出草的路線,是南埔的重要隘口。


下一張我們撿到的圖卡,是南埔的總汴頭。


老實說,不親臨現場,恐怕不能理解有多動人。



然後我們沿著水圳走進竹林。


撿到第五張圖卡,以及我根據資料改寫的第二個故事。

這個山裡的村子,以前住的都是客家人,大家都靠種田來生活。

種田需要什麼條件呢?好山好水是一定要的,辛勤工作也少不了,有這些已經不容易了,但有這些還不夠。還得要神明保佑。

老天很遠,不一定聽得見農人的聲音,但伯公很近。

客家人相信,世界上有很多有超能力的靈魂。像是一棵大樹,或是一顆特別的石頭。譬如說,如果有一個農夫不小心踢了某個石頭一腳,回家就生病了,他回去好好地祭拜它、跟它道歉,病就好了,人們就覺得這塊石頭很「有靈」。

像是這種有靈的石頭、樹木,或者是對種田很重要的水圳,人們就會好好地祭拜它,希望它能夠保佑農人們有好收成。

民國91年颱風的時候,河裡的大水淹了上來,就快要把住在河邊的河底伯公淹沒了。住在伯公附近、時常來祭拜伯公的村民,趕緊去問伯公願不願意搬走,搬到上面的水頭伯公那裡,跟水頭伯公一起住,以免被水淹沒。

河底伯公同意了,村民就把伯公移到水頭伯公那。

咦,當時有沒有問水頭伯公同不同意呢?這就要問問看附近的老村民了。


然後就是重頭戲啦,百年水車!


可惜今天水車不會動。即使孩子們跳下去試著推動它,它也不旋轉起來,我們推測大概是水量太小吧。


有帶衣服來的孩子,毫不猶豫地跳進水裡。有些孩子抱怨媽媽為何不幫忙準備衣服,我請他下次自己看行前通知,自己試著準備,就不會漏掉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乾淨而野生的水是多麼珍貴的寶物,帶孩子去她旁邊走一遭,看看孩子的笑容,就能一清二楚。

一對兄弟抓了隻螃蟹,放在盒子裡。弟弟在換衣服的時候,我問哥哥:「你們等會會放了他嗎?」
哥哥說:「我們可以養他。」
我:「可是,螃蟹未必想要。」
哥哥:「螃蟹又沒感覺。」
我:「你怎麼知道?」
哥哥:「書上說的。」
我:「幾百年前,書上說太陽繞著地球轉,後來人們發現這是錯的。也許過了好一陣子之後,我們也會發現螃蟹有感覺。」
哥哥:「螃蟹沒有感覺啦。」
我:「好吧,即使螃蟹沒有感覺,你的意思是說,沒有感覺的螃蟹沒有資格留在這個地方嗎?牠沒有權利留在牠習慣的、生長的地方嗎?」
哥哥:「……。」
我:「你考慮一下吧。」

過了一陣子,弟弟來了,哥哥對他說:「駿逸說要把螃蟹放回去。」
我趕緊澄清:「我沒這麼說,我沒有要強迫你們放回去的意思。我只是要你們想一想再決定。」

弟弟沒聽過前面那段對話,堅持不放回去,有幾個孩子圍上去,想要逗弄螃蟹。哥哥開始擔憂了起來,他開始不斷主張螃蟹應該被放回去:「你們快要把牠的腳弄斷了!快把牠放回去啦!」

最後,螃蟹還留在南埔的水圳裡。


離開水圳,我們問了路,抄了一條近路。為我們指路的是一位說話不方便的女士,她雖然口不能言,但仍然毫不羞澀比手劃腳為我們指路。

孩子問我:「他怎麼了?」
我:「我想她是說話不方便。」
孩子:「她不能說話?」
我:「應該是吧。」
孩子:「好可憐。」
我:「我覺得她雖然不能講話,但還是很熱心地為我們指路,真的很厲害。」
孩子:「對啊。」


抄了近路,我們省了不少時間,可以繞路去看看一台日據時代設置的水力發電機和芡實生態池。這台發電機後來雖然荒廢過,但在社區人士的奔走之下,又重新運作了起來。


芡實則是一種睡蓮科的奇妙水生殖物,葉面上長著像是刺的東西,看起來十分不好惹。



最後,爬上一個長長但緩緩的上坡,我們回到了北埔街上,等車回家。

回想這一天剛出發的時候,一個老孩子問我:「駿逸,這次我們要去哪裡?」
「南埔。」
「為什麼叫南埔?」
「因為在北埔的南邊。」
「其實我已經走過了。」
「啊?你來過喔?」
「我先用google map走過了。」

像是在地圖上把一個又一個小地名拾起,拼成一幅屬於自己的鄉愁;又像是走進地圖裡,腳踏在土地上,讓自己也成為鄉土裡可能被傳唱的一首詩歌。我時常覺得走路就是一件這麼浪漫的事,一路走著下來,有些孩子漸漸能夠理會我所懂得的事。

有一天孩子會自己去走,去我想不到的方向,走我想不到的形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