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30 週五課社會課 / 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的理由

2013.9 開始運作
成員人數:八人(六位自學生)
年齡:小三至小四

今天有孩子來試聽,叫阿可,也是從學校特地請假來的。另外有一位竹教大即將要畢業的孩子來觀課,是固定來觀課的俊彥的學弟。

今天先跟孩子們討論下學期要搬家,並且擴大團體規模的事。我請孩子們說說對這件事情有沒有負面的擔心,孩子們普遍覺得擴大人數會「讓討論變得很久」、「會有太多不同的意見」。然而,孩子們也想到,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也可以讓我們的討論內容更為豐富。

最後我們仍然沒有共識,就先擱置這回事,六月中再來討論。

今天的正題是「死刑」。

有別於之前用盡各種技巧來「包裝」、「引導」的教學方式,這次我想要試著開門見山地展開討論,看看孩子能不能專注在這種強度的討論之中。實驗的結果跟我預想的差不多,孩子們總是十來分鐘就渙散一次,得要我不斷地召喚才能夠回來討論之中。

然而這樣的練習我想是必要的。未來在社會之中各種討論的場合,並不會總是有人編寫引人入勝的故事,或者設計有趣活潑的遊戲,來傳達想要溝通的主題。孩子們得要在一次又一次這樣的練習之中磨練意志,一點又一點地延長自己持續專注的時間,才能成為一個能夠討論複雜議題的人。所以在之後的課程裡,我仍然偶而會採用這種開門見山的討論方式。


一開始,我就請孩子們表態是否支持死刑。
支持:孝、岳、聿、可、宇、映、宣
反對:無
未決定:亮

接下來,我們試著討論「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的理由(在這裡,我不把命題預設為「支持廢除死刑」與「反對廢除死刑」)。

◎ 支持死刑的理由
 否則有人會亂殺人
 無辜的人和白目的人會被殺掉
 被害人想要加害人被執行死刑
 公平正義(這是我後來補充的)

◎ 反對死刑的理由
 可能會不小心搞錯
 可能有人會故意搞錯(譬如法官為了私人的利益)
 加害人家屬不想要親人被執行死刑
 想死的人可能會為了被執行死刑而去殺人

提出跟探究上面這些理由,花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其中也有一些延伸出來的有趣討論。

◎ 如果有人不小心殺了你的親人,你覺得他應該被執行死刑嗎?
 關20年
 關到死
 關到死,死前還要折磨他
 關到死,但要補償他
 他不但要設法補償我的損失(例如如果父母意外被殺了,小孩日常起居無人照顧),還要終身成為我的奴隸

以上這些主張,在我們社會關於死刑的討論裡也都是常見的。對於小孩的這個主張,我追問了一個問題。

◎ 如果在一個十分不小心的情況,這個殺人的人是我,你們覺得我應該接受上面那些結果嗎?

一位認識的、甚至有點重要的人,成為意外殺人的加害人時,部分孩子們的主張有了改變。

透過這個想像,我們確認了死刑的一個性質:死刑是一條法律,法律不會因為是你就變得寬鬆,因為是別人就變得嚴苛。

即使是如此,在討論完所有我們提出的支持/反對死刑的原因之後,當我要求孩子們再次表態時,所有孩子仍然都支持死刑,連本來未決定的阿亮,也改變了立場。在此同時,我特別追問了「你是否同意無論如何總是可能會有人故意搞錯?」,孩子們也全數同意。

其中有些孩子很明確地表示:「就算是我的親人做了那些應該被判死刑的事,我也同意死刑」。但仍然有孩子在表態時說:「反正又不是我或我認識的人,我們不會被判死刑啦。」

他仍無法理解「『死刑』作為一條法律,是不會挑選對象的」,又或者說,至少我們這些庶民並不是法律必然會「繞過去」的對象。

我今天特地穿了蘇案的衣服,跟孩子們解釋了關於蘇案的起訴/平反過程。然後,我又說明了上個月被槍決的杜氏兄弟

說完了這兩個偵辦、審判過程有嚴重程序問題的案例,大部分孩子們的態度有了轉變。他們開始相信,死刑作為一條法律,與他們是切身相關的。我們再次重新表態。

支持:映
反對:宣、亮
未決定:孝、岳、聿、可、宇

我問仍然支持的阿映,關於死刑的冤死該怎麼辦?她想了想,無可奈何地聳聳肩:「就只能這樣啊。」我又問了害怕冤死而反對死刑的阿宣和阿亮,原來期待有的「赫阻效果」該怎麼辦?他們也無可奈何地聳聳肩:「也就只能這樣啊。」

至於未決定的人呢?就能夠避開這兩個問題嗎?我認為是不行的。

「即使你還在想,國家仍然不會停止殺人。就在上個月,我們才殺了五個人,其中兩個就是看起來明顯有問題的杜氏兄弟。在這件事情上,在國家仍舊有死刑並且持續執行的情況下,你不做決定,被判死刑的人還是持續地死去。當然,即使你反對死刑,但你沒有行動,你沒有試著說服別人,當死刑仍為真正廢除,那些因為被故意搞錯而死的人,也仍然持續地死去。」

在這個小小的團體裡,我們仍然存在著支持與反對的兩種意見。有些人將這些冤死視為「無可奈何的代價」;有些人不能接受這些冤死,卻還沒決定要不要就此放棄死刑的「赫阻效果」;有些人即使反對死刑,卻未必真的採取了什麼行動。

但冤死的人仍然不斷死去。我希望孩子們,希望我自己,無論站在這條線的哪一邊,都要記得這件事。

在無辜的人死去時,我們不能將視線移開。
我想這樣才能保有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