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 2013夏日,木工生活營

日期:2013 / 7 / 1~2013 / 7 / 4
教育者:駿逸、妮雲、kiwi、佩穎(教育觀察員)
成員:8人,小一到小五



01. 熟悉一門技藝


這兩年我開始練習自己做木手作的時候,才發現我家的巷口住了一位老木工師傅,大概是剛退休幾年的年紀,小孫子比阿果大些。我聽說他時常幫隔壁的學校製作一些木具,跟學校廚房交換營養午餐。不過,有的時候他家門口也會放一些未完成的大型木家具,看起來不是學校的需求。

當他正在製作木具的日子,時常在黃昏的時候看見他坐在門口,或者附近的小樹蔭下,手上捧著木頭,靜靜地靜靜地磨。那個時候,我突然間好像更懂得木作的內涵,或者類似內涵那樣的東西。

那是一種時間感上的體會。
我認為技藝與技術的差別,在於對過程的認識。

用烹飪來舉例的話,如果能夠從產地開始對食材進行理解與認識,眼界就能不侷限在廚房與餐桌裡。

以木工來說,當小孩自己去帶木頭回來,試著按照自己畫的設計圖來施工,那他就不只是在磨練「鋸木頭」這個技術,而是在熟悉木作這門技藝。

另外一種說法,就像是旅行。當我們的交通工具越快速,我們與過程的連結就越遙遠。當我們坐上高鐵,沿途的氣候、人情、建築,對我們來說都是空白的。

目的變得十分明顯而具體的時候,過程就成為可以省略的東西。

然而,當我們騎上自行車或是依靠著雙腳行走,即使我們什麼都不看、都不聽,只是讓七月的酷暑曬乾我們,然後狠狠喝下一大口水,身體也會告訴我們,生命正在這裡,活生生地。

過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目的」的一部份。

這就是我們根據孩子的能力,來盡可能減少使用電動工具的原因。


也是我們帶著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將材料備起來的原因。

我們期待孩子們能夠領略自己的作品通往完成的過程裡,這一路的風景。
我們是這樣領略的,我們也希望孩子們如此、如實地領略。


02. 從木料行、工具行,到工作檯


我們在設計技藝課程的時候,十分重要的一個核心概念,是我們期待孩子們在結束課程之後,能夠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這是十分不容易的事。

不容易的不是孩子的可能性或能力,而是制度上的限制。

以買東西來說,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各種商店買東西,電子材料去電子材料行、木工材料去五金行、木工工具去工具行、木料去二手木料行。幾天裡,我們可以去一次,或兩三次。可是孩子缺乏屬於自己的移動方式與移動經驗,他們對城市十分陌生,無法掌握這些商店在城市的哪個位置。


另外,一個人對於這些工具、材料的知識,很多時候是透過「買錯」來建立的。一位第一次自己試著安裝燈泡的人,可能分不清楚「瓦數(W)」或「螺紋規格(E)」。他可能讀過國中物理,卻不知道自己家裡平常是用幾瓦的燈泡,也不知道23瓦的省電燈泡通電以後,會有怎樣的照明度。

可是我不能讓一梯八個孩子都自由發展「買錯的經驗」啊,這樣我很快就要餓死了。

短期的、模擬的教育場域終究與生活脫節。

孩子在這樣的教育場域裡得到的興趣與志向,能夠被家庭好好承接住,充實在生活裡,是我們對家庭的殷切期待。

這幾天裡,我們去特力屋(B&Q)、立特屋五金百貨賣場、三宏企業社等等不同的地方,除了讓孩子們依照自己設計圖選購材料,也邀請孩子們試著比較這些地方價格的差別。

以木料來說,雖然是不同的木料,但如果僅僅以做出作品為考量的基準,在不同的地方購買木料,孩子們自己算出的差價在200~500元不等,大約有三到四倍的差距。


03. 需求與設計


關於設計,我們說的很少。

孩子們有的帶著家人的需求而來,有的帶著自己的需求而來。有的什麼都沒帶,就帶著腦袋來。有的孩子帶了腦袋,也帶著眼睛,四處看別人怎麼設計怎麼做,將喜歡的部分也放進自己的作品裡。


一邊做一邊改是常有的事。做好了桌子就想要做椅子;做好了箱子,就想要加個方便提的孔洞。也是常有的事。


04. 創作的責任

在設計、採買、製作的過程中,無論我們有多少更好的想法,將最後的決定權還給孩子,是最重要的事。這很理所當然啊,這是他的作品,他的創作。


手作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認識,莫過於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生命是他自己的。作品的成功與失敗、榮華與樸實,都是孩子的。我們的工作是陪孩子們買材料、練習操作工具的方法、給他們我們最誠懇的建議。至於要不要戴手套、手會不會被割到,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有些事情我們會希望孩子無論如何不要去嘗試(像是把超級小刀插進插座裡,我就趁我媽不注意時幹過這種事),但很多事情不必強烈禁止。

要是割得深一些,打破傷風就好了。沒這麼危險的。


孩子會準備不一樣的材料,用各種不同的設計,不同程度的製作能力,製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05.展售市集


最後一天下午,我們臨時決定,要舉辦一個展售市集。在小樹蔭下,孩子們將作品排開,邀請家長們以及路過的人們,看看他們充實的、實踐人生的方式。


有小房子,有小茶几。


有燈。


有桌。


有桌椅。


有箱有櫃。


有大人孩子合作的小飾品。


也有大人接受邀請,在孩子的指導與協助下,做了一個盒子帶回去。


06. 木作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有一些大人會說:「小小孩的工作就是玩。」這句話對應的,是孩子稍大一點以後的這句:「孩子的工作就是讀書。」

這樣的一組對話暗示了兩個概念,一是「玩不是工作,工作不是玩」,二是「讀書不是玩」。

我們時常會聽見某人說「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卻鮮少聽見有人說「這份工作很好玩」。

在過去的時代裡,人們為求溫飽,擁有一份職業是非常重要的事,沒有挑三撿四的空間。然而,我們已經處在一個生產過剩的時代;生產工具、教育水準、資訊取得的便利性,也許可能足以支撐我們在溫飽的情況下,去選擇一份自己有興趣的職業。

到了這個時候,工作、讀書、玩,能不能是同一件事?畢竟這些投入或生產,都可以讓我們感到充實與富有存在感。

你如果用不勉強的方式陪小孩一起工作,你就能感覺到,他們很擅長工作。專心、自在、踏實。


總歸來說,我想這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做的時候主動認真開心;
累的時候,在有遮蔽的地方,和值得信賴的人一起,躲一下。

這是這四天裡,我看見我們一行人,所行經的風景。


我知道,在我們這些大人之中,能夠如此「幸運」的人或許終究是少的。
但我們能不能就讓孩子們幸運起來呢?

這是身為教育者的我,對閱讀這篇紀錄的各位,由衷的提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