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力學課的介紹與總結

有一次提到打火機,我這麼說:「科學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法。你可以說這個打火機打不著火是因為氣溫冷,所以液體不容易揮發,自然就打不著火了;但是如果是我奶奶那一輩的,她也許會說是因為天氣冷,現在又太早了,這個打火機還在賴床。無論是哪種解釋,你只要搖一搖,它就點得著了。我並不覺得誰的說法比較偉大。」昨天下課有個學生在研究打火機的構造,試了幾次打不著火,我看著他把打火機搖一搖,笑著說:「還在睡啦!」

我覺得這是我這門課最成功的部分。

科學作為現今社會文化理解世界的主流詮釋,我覺得太過霸道了。所以,我認為一方面讓學生對科學有興趣、覺得科學作為一種詮釋世界的方式有其價值與樂趣,一方面又讓孩子覺得其他的詮釋方式也是有可取或可愛之處,是我在進行科學教學時很在意的部分。我在課程的各個階段,嘗試從各種途徑來傳達這個概念。

我覺得這是我這堂課最成功的部分,是因為(很有可能)這位孩子在未來無論遇到怎麼樣的科學老師、甚或是成為一個怎麼樣嚴謹的科學人,當他在回應「非科學」的論述之前,腦海中都要先閃過這個故事,而讓他在回應時選擇使用的語言更慎重、更有人性。

我致力於一個教學目標:無論他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秉持著什麼樣的基本假設去詮釋世界,他的心裡都很有溫度。

在此之外,我們這門課主要談論的對象是「牛頓力學」的相關概念。在Google跟維基百科威力無窮的現在,我認為教育者最該關心的已經不再是知識本身,而是「取得」或「認識」知識的方法。而我教學的目標設定在引領學生體會科學「作為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的樣貌與樂趣。

在教學的方式上,我引用學生的抱怨來說明:「你這老師問完問題就一直在旁邊笑,擺明就是想看我們想破頭嘛!」

我期待(或形塑)的學生學習態度,我也用課堂的對話來說明。
我:「想好了沒?我要解釋囉?」
學生A:「等一下,我再想清楚一點!」

學生B:「講不清楚啦,反正我懂了!」
我:「可是,我覺得把一件事情解釋清楚,好像也是一個蠻重要的練習。不過,當然你可以不要這個能力。」
學生B:「我再練習說說看好了。」

而學生對於這門課的學習動機與興致,關乎我教學設計的細緻度與成熟度。我收過很棒的禮物。
我:「我想知道你們對今天課程的看法!」
學生A:「很棒啊!」

我:「好,下課啦!」
學生B:「三個小時到了?怎麼這麼快?」

以上便是我對這門課的介紹與總結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