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良的發展三階段論



這個月台中工作坊討論(學習)動機,在分辨外在/內在成就感時,界良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想法,他把人的狀態分成三個層次(或階段),我根據這三個階段做出進一步的推論跟分析,如下:1) 在很小的時候,人只有單純生理感覺的層次(例如痛或癢),在這個階段裡,孩子的生活是連續的,沒有事件與非事件的差別。當一個生理感覺出現時,孩子的行動是沒有「意義」的,只是對感覺的生理反射。很痛就哭,很癢就抓。但有一種情況是有點痛又不太痛,譬如跌倒的時候,這種程度的感覺還沒有達到出現生理反射的條件,但大人卻又有所反應時,孩子們就開始從大人們的反應裡學到認識這些事件的方式。這就進入(2)的狀態。

2) 當孩子做的某些行為讓大人有反應時(譬如阿果小時候會用衝的爬去咬拖鞋,然後回頭看我們的反應),孩子的世界就開始不再只有連續的生活,而出現可以被單獨認識的「事件」。首先孩子們可能非預期地從大人的表情或行動之中認識到某些感覺或行動「應該」要有怎樣的反應,譬如說跌倒(那麼痛的程度)應該要緊張(或不緊張)、吃石頭應該要緊張(或不緊張)。接著孩子們會反過來,從感覺端或行為端去「測試」或「確認」大人對這些感覺或行為的反應。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感覺被賦予文化上的反應,一個孩子若是成長於一個很害怕小孩跌倒受傷的環境之中,就很可能會長成很害怕受傷的孩子(但這可能不是充分的條件)。

3) 當孩子再大一些,孩子對語言的認識更為豐富之後,孩子的感覺和行動會被賦予文化上的評價,譬如「髒髒」、「膽小鬼」、「不乖」、「好棒」、「勇敢」之類的。在這個階段,孩子們也開始試著評價自己,為自己的感覺和行動下評語。這是孩子們初步展開自我認識的階段,他們開始建構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自信、自尊等自我感覺可能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建構。孩子們開始在某些事情上喜歡自己或討厭自己,發展各種技巧去面對自己對自己的觀看。另一方面,當生活變得不那麼連續、事件得以被獨立標示出來之後,孩子們也開始試著為自身的感受或行動賦予意義,在某些沒有物質利益或生理需求的事情上付出努力或代價。譬如追尋一件事物完成(做一張木頭桌子或摺紙鶴)的,或一個技巧的掌握(學會溜直排輪)。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發現成人社會對幼兒/小孩的影響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了這份覺察,我們可以在孩子發展到(2)或(3)這兩個階段時更為小心謹慎,除了盡可能避開那些有礙孩子發展的反應或評價之外,也可能可以進一步去檢視,自己往日不假思索所給出的反應或評價究竟傳達了什麼樣的訊息和意義,這些訊息或意義是增大了孩子的可能性,還是限縮了孩子的可能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