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今天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在看紀錄片時,男孩們受不住久坐,有一搭沒一搭地玩了起來。阿程跟小宇先是打打鬧鬧了一下,我請他們到旁邊去玩,他們就停下來了。過了一會兒,大概是阿程又偷偷戳了一下小宇,小宇卻以為是阿孝戳的,回頭打了阿孝一下。阿孝是不肯吃虧的人,他一邊說「不是我打的」,一邊就打了回去。小宇回打,阿孝就稍微大力一點打回去,小宇也增大了力道,如此五六七八次,阿孝終於踹了小宇一下,小宇氣勢上弱了下來,忍不住哭了。

我稍微等了一下,確定沒有小孩會做什麼了,才去分別問小宇和阿孝「你還好嗎?」阿孝雖然還在事件的情緒裡,但因為他剛才佔了上風,一時之間沒什麼需要被幫忙的。而小宇還在驚嚇跟難過之中,我問他:「看樣子打來打去並不能解決這件事,你想要學別的方法?」

他想了想,說要,於是我們走到後面的陽台外討論這件事。這件事情其實很難說對與錯。小宇誤會了人,阿孝出手也不輕(但我覺得他有節制),兩人在處理這件事情時,都跳過了「試著講理」的過程,直接進入以眼還眼的「報復」行動裡。

在跟小宇討論的過程裡,我不打算幫他追究「責任」,而是著眼在解決的方法上。如果想要解決問題,打來打去終究不是一個好方法,面對比自己強壯的人時,更是一個不太妙的方法。小宇也同意這個前提。於是在這個共識之下,我建議他往後可以先試著進入「理論」的階段,問問看另一方:「你為什麼打我?」如果對方真的沒辦法講理溝通,那就去找能夠協助他的人來一起面對。

跟小宇談完之後,紀錄片也差不多看完了。

我問所有孩子:「在剛才發生事情的時候,你們為什麼什麼都沒做?你們是覺得不必做什麼,還是你們不敢做什麼,或者你們是不知道要怎麼做?」

面對這類衝突,孩子大多處於「害怕被波及」或「不知道怎麼做」這兩種情況之下。前者我們很容易理解,但後者就有點令人擔憂。我問他們:「你們上一次安慰人是什麼時候?」

我們發現,我們都不擅長於安慰別人。孩子們不知道在那種情況下,可以怎麼去安慰一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去安慰人。

有的孩子在意公平,他說:「因為我不知道誰對誰錯,如果我去安慰其中一個人,可是結果他是錯的怎麼辦?」
我問他:「你的意思是說,一個錯的人難過了,不應該被安慰嗎?」
他想了想,搖搖頭。

有的孩子說,其實可以走到他旁邊,說:「你還好嗎?」她知道可以這麼做,但出於她也不清楚的原因,她剛才沒有去做。

有的孩子急著解釋:「我剛才其實……」「我剛才只是……」「我剛才沒有…….」

但在教育現場,追究責任不是我最想跟孩子一起做的事。我想要追究的,是接下來的選擇。我問孩子們:「我並不是要說剛才誰做對了,或做錯了。我想要問的是,你們想要當怎樣的人?你們想要當一個能夠在那種時候安慰別人的人?還是當一個不會/不能夠在那個時候安慰別人的人?」

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我們這學期在這門課上的最後一個問題,和選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