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13 週五社會課 / 性與性工作_02

2013.9 開始運作
成員人數:六人(四位自學生,兩位從學校請假過來)
年齡:小三至小五


隔天就要去參訪文萌樓,要跟一位曾任性工作者的阿姨對談,今天我想要再做一些努力,盡可能讓孩子們對性工作在社會上的處境有多一點認識。我想,這是我能為這一場對談、能為孩子與阿姨所做的努力。

首先,我先讓孩子們試著判讀這篇新聞裡的「社維法第80條」摘錄。孩子提出了一些疑問和看法。


1. 為什麼不能在住商混合區?
2. 為什麼不能公開廣告?這樣誰會知道有人在做這份工作?
3. 寺廟跟教堂可能會不喜歡這個工作場所在他們附近。
4. 有性工作專區,政府就可以比較知道性工作者發生什麼事,比較安全。
對於提問,孩子們自己的猜想是:
→ 2. 不能在住商混合區或公開廣告,大概是怕小孩知道,要是青少年知道的話,說不定會跑進去做性交易。

我試著提出一個事實:「社會不讓小孩知道或嘗試的,還有菸酒跟賭。」但我調查了一下,在座六個成員裡,有一半左右都曾經喝過酒,而菸酒在每一間便利商店都是「看得到」的,更不用說電視上的酒類廣告了。而在工作室附近的住商混合區,就有一間賭博式電子遊藝場,看板也是大得很。

於是,我們排出了一個社會管制嚴格程度的排序:性行為>賭博>菸酒。

「為什麼會如此呢?」孩子不解地問。

我沒有能力詳細說明原因,只能告訴孩子我知道的事實:「這就是我們社會看待性與性工作的態度了。」

然而,對於「什麼是不好的性」,我們的社會在「檯面下」還是有不小的歧異。我讓小孩讀這篇新聞

孩子們畫出的關鍵句子很分散,不過大意都是相同的,約莫是:不違法、不鼓勵、不贊成、不應存在。也就是說,這篇文章傳達的訊息大約是:這樣的性不違法,但是「不好的性」。

然後我再讓孩子們看另一篇新聞。這篇新聞則告訴我們另外一種價值(至少當事人是如此宣稱):性工作和其他「不偷不搶又不騙」的工作一樣,不(應該被判定為)違法。

這世上至少有這兩種看待性和性工作的方式:一種認為性應該是受到嚴格管制的,一種認為性(至少)應該是被更寬鬆去看待的。

我以為,孩子身上至少要具備了這樣的包容度,明天跟阿姨對談的時候,才不會讓自己的無知不小心傷害了阿姨,或傷害了自己。

接著我們花時間討論明天要問的問題單,孩子提出的問題如下:

1. 請問妳為什麼會投入這個行業?請問妳是否知道其他性工作者為何要投入這個行業?妳是否知道有沒有人是因為喜歡「性」而投入這個行業?
2. 妳對大眾不喜歡這個行業,有什麼想法?
3. 沒有性工作專區,性工作的工作有沒有受到影響?收入會減少嗎?
4. 購買性交易的人,有哪些類型?
5. 請問妳是否會擔心購買方有愛滋病(或其他性病)?


雖然我做足了努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阿儒和阿諭連著兩週請假,這個「人為篩選」的過程終究沒有「管住」這兩位孩子,她們仍然依照自己的個性與秉賦問出了屬於她們自己的問題。

說起來仍然不算壞事吧。我想。這個世界終究得要偶爾超過大人的預料,才能前進。不過我要談的不是這個。

阿姨回答過「為何妳想要投入性工作?」這個問題,阿姨的答案大致上是:「早年生活困苦所逼。」這兩位孩子追問的問題是:「如果妳可以不顧任何的限制與困境,妳會想要選擇什麼樣的工作?」

這個問題,是在問「可能性」,換一個通俗的詞,就是「夢想」。

阿姨一開始聽不懂問題,孩子不死心(她們總是不會死心),又追問了一次,這次在日日春工作人員的「翻譯」之下,阿姨終於懂了,但阿姨答不出來。

阿姨懂了孩子的問題,但我想孩子不懂阿姨的困境。

在順遂版的劇本裡長大的我們,有時終究不能懂得,在某種人生劇本裡,人是不可能相信「可能性」的。

然而,我又想到早年有一位朋友,她父親對她參加「幾乎沒有收入的教育義工活動」十分不滿,說那是「不用擔心生活的人才會搞的閒事」。朋友的父親說得很對,疲於謀生的人,是沒有可能性的;大多數情況下,是在生活中游刃有餘的人,才能拿出一點(或很多點)力氣,去為「夢想」、為「可能性」、為「理想中的世界」做出一些努力。

這或許才是古今中外試圖改變世界的人,總是醫師、律師、大學教授等等衣食不虞的職業,其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比較聰明或睿智,而只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環境,比較能讓他們相信這世上還有可能性。

另外,我們不要忘了,這世上還有一種人他們總是相信「可能性」,他們從來不死心。

他們就是「小孩」。

留言